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孙诗哲
[导读]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了进步。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和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越来越密集,土地价格越发昂贵,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孙诗哲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210

        摘要: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了进步。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和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越来越密集,土地价格越发昂贵,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BIM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关系紧密,在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很大的应用前景,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意义重大。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对于现如今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和传统的先浇筑建筑进行对比发现,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节省更多的材料,同时也能进一步节省水电,合理应用这项技术进行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相对较少,在碳排放和扬尘污染等方面相对较少,能全面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我国正在积极推广装配式的建筑施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主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损耗大、环境不友好、质量不一等问题,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是必然的趋势,国家也加强了新型建筑模式的研发。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可以将预制构件在工地现场装配成完整的建筑,根据预购件的形状和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砌块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升层建筑、板材建筑和盒式建筑,这些预制构件主要在各种专业的工厂中生产,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墙板、内墙板、叠合板等,需要根据图纸进行精细的制造。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量,理想状态中,建筑、装修可以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在工厂统一生产的情况下,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会有所提高,成本也会下降,而且构件可以高度标准化,保证质量。现场施工时,所消耗的时间和材料都会减少,污染程度低,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但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和缺陷,比如构件设计错误、构件设计无法与实际建筑匹配,由于设计变更引起生产待料、施工停止等问题,都会有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1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站在施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为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用和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工程的设计质量控制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在实际构件生产前和制造前,须将其设计的标准和施工图纸能够相互结合到一起,能保证构件的设计方案得到全面的优化以及完善,同时为后续的工程质量设计进行严格把控,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基础。此外,每个设计人员还要做好连接结构和构造结构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2.2合理应用BIM技术
        现如今在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在逐渐提升,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效率和质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显著。通过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施工的整体效果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这种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1)质量管理。由于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建筑精度方面的要求也十分明显,但是在BIM的技术帮助下,能更好地进行碰撞分析,将其管线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这也是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所在。(2)进度管理。

在实际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进度作为管控的重点,为能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得到合理的应用,需将其BIM技术辅助进度管理特点展现,对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把控,这样对工程进度目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在图纸设计方面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的图纸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乎着各种预制构件的型号和数量,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会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批量生产,如果设计图纸发生错误,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损失。同时,装配式建筑对装配的精密度要求非常高,设计图纸影响着整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传统建筑模式的主观因素过多,定量分析不足,设计师也无法处理大量信息数据。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收集土质结构、土壤密度、土壤粘性等信息之后,BIM技术可以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并模拟出真实的土地情况,然后根据工程要求选取施工地点。同时,BIM技术拥有独特的模型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以将各种构件的型号、尺寸、材质等参数保存到数据库之中,并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其三维化呈现出来,设计师可以将这些构件模型与建筑模型向匹配,观察搭配效果,从而对构件的各项数据进行更改。另外,BIM技术的模型间具有联动性,当设计师修改一处参数时,其他各项参数也会随之改变,提高了建模和改模的效率,也更方便设计师观察建筑的整体效果,有助于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隐藏的风险。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生产厂家提供准确的数据,减小了构件生产时的经济损失。
        3.2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
        装配式建筑通过工程机械设备将构件在施工场地现场拼装,常用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板、梁、柱、桁架、墙板等预制构件。对于装配式建筑所用预制构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包括结合面、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内容,所有构件不应有一般缺陷,不能出现严重的外观缺陷。为保证拼装完成的建筑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在构件拼装施工前必须对所有预制构件尺寸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在构件贴上合格标识。预制构件尺寸检查包括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厚)度、表面平整度、侧向弯曲、翘曲等参数,对于有粗糙面的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构件吊装和拼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安装精度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拼装工作。由测量人员提前定位出吊装控制线,吊装人员操作机械设备将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拼装人员进行拼装工作,并保持吊装设备操作人员的协调对构件进行微调。在完成各个阶段的拼装工作后,及时对装配式结构构件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复核,在确认符合安装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于墙板的吊装施工,应在楼面板上确定定位边线和控制线,核对竖向连接钢筋位置,然后依次铺开按顺序吊装,在确保墙体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摘钩就位,对于外墙施工还应校核分割线,通过局部调整减少误差累积的影响。对于套筒灌浆的施工,应采用专用灌浆料按照使用时限要求进行灌浆,确保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连接严密,同时注意灌浆泵的清洗、残留灌浆料浆液的处理。叠合板按编号依次叠放,合理规划线盒位置和管线走向,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情况的发生,浇筑的混凝土应及时抹面、收光,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对于楼梯的施工,应认真核对各楼梯段的标高和预制段斜向长度,做好楼梯与墙体连接处的安装,并对孔洞及时灌浆封堵。
        结语
        相比传统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在工业化生产、施工效率提升、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将BIM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建筑工程全寿命管理,逐渐成为城市建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充分应用BIM模型,为一体化设计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适合未来建筑工程项目PEC模式的发展,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传统建筑项目各个阶段的沟通耗时,提高了工程项目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喆,许文季,刘娜.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适应性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27(2):107-109.
        [2] 牛君青.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16(5):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