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边海英
[导读]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时期提高土地管理效率的有力之举。

        边海英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经管站 山东省济南市250300

        【摘  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也是新时期提高土地管理效率的有力之举。本文从依托土地流转助力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基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立足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阐述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业现代化
        1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方法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或个人,把使用权出租或者转让给其他的个人或者组织,简单的说就是转让使用权和保留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5)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承包方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与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具体方式方法要注意一下情况,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方之间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双方对互换土地原享有的承包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相应互换,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承包方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发包方同意后,当事人可以要求及时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注销或重发手续;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土地入股发展农业合作生产,但股份合作解散时入股土地应当退回原承包农户。通过转让、互换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依法登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还有个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反租倒包,反租倒包是一种创新的农地流转模式,更是承包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重要方式。行政力量的介入使得农业经营企业或种田大户能够比较容易地集中大片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以获取更大效益,同时,它也有助于不愿进行农地耕种的农户通过此方式摆脱土地制约,获得收益,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反租倒包也是一种特殊的土地流转方式,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流转制度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1? 增加生产收入
         针对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有待提升。有些农民为了增加工资性收入,放弃种植农作物,选择去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在农业发展中缺乏大量劳动力。如果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不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并且还会影响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由于缺乏劳动力,导致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不想务农的农民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土地承包给承包商,不仅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而且还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2]。
        2.2? 加快当前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农村土地流转的出现,给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维护土地供给方与承包方的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措施,给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此外,随着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也逐渐完善,不仅实现了对农民利益的合法保护,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2.3? 提高當前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
         土地的价格往往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要想将土地价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合理调整土地价格,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我国农业逐渐向现代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转变,能更好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4? 提高土地经济收益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力度以及速度也在逐步提升,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村土地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在采取土地流转措施后,能更好地将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高效管理,通过运用机械化农具,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的工作强度,也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2.5?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解决土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目标。快速落实农业相关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确保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该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第一,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土地是建立家庭农场的主要资源,但是由于农场主拥有的土地较少,影响了经济收入的有效提升。通过土地流转,农场主就能从土地转让者手中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为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方便。第二,农副产品经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拥有较多土地资源后,可实现对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通过运用新型的机械农具,还能实现对农作物的科学化管理,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第三,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农家乐,开辟更多的娱乐化和休闲化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3]。
        3? 未来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3.1? 土地流转向入股形式转变
         为了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应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渐转向土地入股的承包方式。农民可将土地作为资产,组建相应的产业股份制合作公司,使土地流转变得更加专业化,确保农民能够实现大规模经营。入股的土地需要经过农户认可,且应本着自愿的原则以股权方式转让,使农民从中获得较高的分红。
        3.2? 土地流转向股份合作形式发展
         股份合作形式与入股形式类似,但具备新型土地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通过股份合作形式,不仅能够为农民获得分红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开展集体合作的土地经营策略,促进土地经营形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4]。
        3.3? 土地流转向反租倒包形式发展
         反租倒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是指公司或者有关集体组织与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将大量土地资源集合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公司或者集体组织在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权后,再分别承包给农户进行经营,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研究与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对于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积极作用、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以及有效的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认识与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和土地流转制度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从土地流转向入股形式转变、土地流转向股份合作形式发展以及土地流转向反租倒包形式发展3个方面对未来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保能够积极有效推动土地流转政策顺利实施,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家参谋,2020(10):25.
        [2]朱瑞雪.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49,52.
        [3]王继东.关于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J].新农业,2020(7):71.
        [4]陈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J].农家参谋,2020(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