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绘技术发展与高校测绘改革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张 芳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对测绘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测绘工程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且牵扯到大量的运算,过程比较繁琐,在质量控制上有着一定难度。

        张  芳
        4105021975123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对测绘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测绘工程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且牵扯到大量的运算,过程比较繁琐,在质量控制上有着一定难度。基于此,通过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测绘质量控制措施,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探析
        1现代测绘技术发展现状
        1.1工程测量技术一体化、自动化。随着野外测绘需求的不断扩大,當前移动办公自动化也逐渐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应用趋势之一。在技术一体化与自动化的过程中,地形图测绘与施工放样是技术核心,通过数据的准备、采集以及查验、处理等技术环节,形成一体化的测绘工程项目。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测量机器人与激光器都是重要的技术实现点,通过对大型工程建筑物进行监测,确保系统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地面与测绘实际需求。
        1.2卫星空间技术动态化、集成化。卫星空间技术的发展向着动态化与集成化的方向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卫星导航系统的整体发展以及GPS连续运行与服务系统发展的客观融合等方面。通过卫星空间技术的动态化可以实现对时间系统、地壳运动以及土地塌陷等条件进行监控,以此来形成预警处理方案,更好的指导人类活动与工程建设项目。通过GPS与各种定位传感器结合,能够确保服务对象在相关领域中的服务效果,同时通过定位传感器的集成来解决地下空间定位与测量工作。
        1.3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相结合。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相结合也是目前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特征之一。通过专业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可以确保监测能力与整体测绘精度,相比单一定位可以提升2—3个数量级。除此之外,通过多种测绘技术的共同应用可以形成机载、星载以及地载等多种类型,更好的适应不同情况的测绘需求,提升技术适应面。
        2高校测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内容过时。目前各大高校测绘专业都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但是在改革中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课时内容较为过时就是问题之一。实际上,不仅仅是测绘专业,所有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专业都具有课程内容过时的情况,这是由于技术适应与发展有一个过程,一个新兴技术也是借由老技术一步一步发展来的。但是,从适应性上来看,如果学习了未来用不到的技术,不但影响了教育效果,同样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课程内容过时表现在技术发展速度较快、高校教材的更新换代不及时等方面。一些教师对于新兴技术不了解,一直采用较为传统保守的教育模式也是课时内容陈旧的重要原因之一。
        2.2软硬件环境结合不紧密。软硬件环境配合是测绘教育的重要基础之一。众所周知,测绘专业本身属于多学科交叉以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类型,在软硬件环境的支持与帮助下才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是,一些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软件搭配不到位,出现教育实际效果不达标,进而影响了最终的教育效果。
        2.3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与教学特征。测绘专业集成了空间分布信息的采集、处理、数据分析、描述以及综合利用与评价等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与特征。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特色,针对性不强以及教学过程不细致等问题都会导致实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高校测绘专业改革模式探析
        从测绘学的基本教育目标上来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以及地理信息产品制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地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身测绘学的研究对象十分特殊,再加上其需要多种专业知识相互辅助,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课程种类多、教材内容广泛等问题,再加上测绘教育本身具有实践教学直观的特征,所以对于教师的教育能力以及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从高校测绘改革需求出发,现就相关策略介绍如下。
        3.1提升高校测绘教育基本水平。从客观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测绘教育水平在全球处于中上游,但是在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研发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一方面来源于实践经验与研发周期,另一方面则主要集中在测绘教育的基本水平上。我国目前办学条件受到教学教育资源、设备以及教学委员会指导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与限制,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吸引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回国参与教学工作以及组织国内外专家形成测绘教育团队,围绕行业技术发展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学实践水平与针对性都是提升高校测绘教育基本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另外,各大高校也需要做好教学成果展示以及优秀教师培养工作,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将优秀的教师与教学成果展示推广到其他高校,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升专业教学评估的针对性,确保专业教学评估效率,为促进高等测绘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3.2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测绘教育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测绘知识的积累速度在加快,专业教学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对于测绘学这样实践性较强、内容较为直观的专业而言,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弥补文字教材知识不足、更新较慢的问题,可以有效开拓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可以解决测绘知识直观性不强的问题。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是应该软硬件结合,通过一些特殊的测绘设备现场讲解来提升技术实践性,更好地辅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水平。?        
3.3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随着远程计算机网络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测绘专业教育中通过互联网微课进行教学也成为了新的趋势与命题。测绘专业本身属于对于设备硬件依赖较强的专业类型,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尽可能接触操作实践环节,更好的将学习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远程计算机网络教学还可以同时强化视觉与听觉,提升学生的学习印象,为学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独当一面创造条件。
3.4推进以创造性人才为培养核心的教育模式。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创造性人才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显示,人类有70%的现代科技都来源于高校技术人才,而其大多是创新意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产生的。从个人就业与职业规划发展角度来看,提升专业技能,获得更强的创造力与适应能力,学生也可以提升职业选择面,更好地服务于本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规划水平,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高等教育测绘教育事业的改革需要与时俱进,配合以创造性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基本目标,确立教育任务,提升教育水平。
4总结
        综上所述,测绘专业的进步与发展不但是行业自身市场维护的必要条件,也是迎合我国现阶段工业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高校测绘教学改革中依然存在特色不突出、软硬件环境结合不密切以及课程内容过时等问题,阻碍了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测绘专业的教研与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提升高校测绘教育基本水平,积极利用多媒体开展测绘教育工作,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为顺利开展测绘教育改革创造条件,为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时盛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19):102-103.
        [2]邓才华,朱建军,戴吾蛟,邹峥嵘.高级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矿山测量,2014,(05):101-104.
        [3]杨军,马大喜,肖海平.学习者视角下的测绘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测绘通报,2014,(08):125-127,130.
        [4]呂伟才,张二钢.探讨测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09):30-32,36.
        [5]秦岩宾.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测绘,2003,(04):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