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鹏飞
41052319920114****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人们对城市测绘工程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城市测绘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对城市建筑所需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在城市建筑之中,城市测绘工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将RTK技术应用于城市测绘工程中极其必要。
关键词:RTK技术;城市测绘工程;应用
近年来,我国工程测绘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由此诞生了很多高端测绘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于可以利用卫星实行精准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测绘结果的精准度。而RTK技术是对传统的GPS技术的改革和优化,它不仅具有传统的GPS技术的高精度定位功能,而且可以对测区进行全天候和实时性的动态观测,不仅提高了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有效减少了人工劳动力。
1GPS-RTK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1.1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RTK测量技术是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基础上,对测量目标进行定位,然后测量出城市工程观测点准确的时间坐标点,最后将测量出的数据精确到厘米范围内。现阶段RTK测量系统中包括数据设备、接受设备和应用软件等,利用RTK测量技术测量工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数据传输环节,这个环节若是出现问题,那么测量结果也会受到影响。传输体系中包括基准台和电台两部分,先是电台接收到观测数据,然后通过传输体系进行传输,将数据传输到体系中,使用專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某种程度上讲,RTK测量技术是在GPS技术基础上慢慢发展来的,但是与GPS相比较,其的精确度更高。
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技术,它在测量中应用的基础是载波相位测量,能够进行实时差分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将GPS的接收机安置在已知的级点上,然后让其对所有的可见范围内的卫星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后的信息数据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回给流动站,而流动站内的GPS接收器可以边接收观测的信息数据信号,边接收级点的数据信号,最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空间坐标。
1.2GPS-RTK技术的主要特点
快捷直观,不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平差计算,可以实时对数据进行观测、记录和使用;具有较高的精度,与手持导航型机的测量精度相比RTK的精度更高,几乎可以达到所有测量工作的需求,可精确到厘米级别;只需要通过一个或者以上的已知控制点就可以进行工作,不会因为难以收集资料或者是破坏严重的已知控制点而对工作造成影响;RTK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卫星差分、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网络RTK等技术的应用,GPS-RTK技术无疑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2.1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权属界限中的应用
土地权属界线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土地权属界线的测绘中,由于土地类型的复杂多样,仅靠地图中呈现的土地原貌无法准确的划分土地权属界线,只能到实地去进行土地测绘。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土地权属界线的测量中,测量人员只需在土地界限位置设置放样线,然后将放样线与流动站连接起来,测量人员就能够根据放样线的距离以及方位,准确的将土地距离显示在电子系统中,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而且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精确,降低了一些土地纠纷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以及铁路的权属界线放样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建筑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建筑用地的合理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度也越来越强,建设用地的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建设用地的合理勘测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的竞争力。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建筑用地的勘测中,具有勘测时间短、勘测范围广,勘测数据准确等特点。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与全站测量相比,卫星实时跟踪监测只需要短短的十几秒,就能将全站仪的换站地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卫星定位系统还让多个流动站在统一时间内一起工作。在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流动站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倍,而且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建筑用地的测量中还需要保持接收机信号的稳定,在一些树木较多的地区,定位系统就无法对换站地进行准确的定位,只能增加卫星的数量来保证信号的稳定。
2.3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地籍控制网的面积较大,由于地籍控制点在地面,土地测绘人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监督,控制点会被人为的破坏,从而影响测绘工作的测量结果和测量进度。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准度,定位技术可以根据地籍的不同情况,灵活布置控制点,然后将布设好的控制點以数据的方式记录到定位系统中,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测量区,即使控制点受到破坏,测量的结果和进度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尤其适合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使用,动态的测绘系统与静态的测绘系统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静态GPS测量与动态RTK技术结合使用,也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在大庆油田的地籍测绘中,就是利用了GPS测量与动态RTK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GPS作为信号和点位的接受器,然后在测量区的三角点上设置一个基准架,即使交通不便,也能够进行地籍测绘工作。
3 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
3.1 摸清仪器特性。通过在各种条件下反复试验,摸清仪器各种特性,如能否达到标称精度,在各种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和作业半径,摸清仪器的稳定性和各种条件下的初始化能力及所耗时间等等,以便应用时得心应手。
3.2 注重基准位置的选择。基准站尽量设置在点位较高的控制点上,以利于接收卫星信号和数据链信号,控制点间距离应小于RTK有效作业半径的2/3倍。为方便对RTK测量成果进行控制检核和避免出现作业盲点,应在测区内环境不良地区增设一些控制点,控制点的选点还要避免无线电干扰和多路径效应。
3.3 合理选择作业时间。通过下载星历文件了解测区的卫星分布情况,编制可行的作业计划,尽量避开卫星信号盲区和中午电离层干扰大的时段,提高作业效率。
4 结语
由于土地测绘多在荒野进行,测绘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和风险,传统水准仪的测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应用到土地测绘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极大限度的改善土地测绘的工作环境,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精准化。
参考文献:
[1]田建军,张天明.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04).
[2]赵站杨,谢辉.特大桥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测量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 2009,(06).
[3]刘绍堂,李微晓,赵站杨. 杭州湾跨海大桥上部结构控制和施工测量方法[J]. 测绘通报,2009,(09).
[4]郭江平.RTK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4(16).
[5]秦晨西.网络RTK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