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王路见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路见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及安全节能高效的目的,要充分重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更好地顺应当前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发展趋势,不断促进绿色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及安全节能高效的目的,要充分重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更好地顺应当前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发展趋势,不断促进绿色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导言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对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组装成完整结构的形式。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发,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创新。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快速发展,不仅起到节省施工周期的作用,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准确性。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根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使用优势:(1)施工效率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原材料主要为预制构件,而其采用的立柱、墙体与空调板等结构材料,是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要求,提前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的。在这些预制构件加工完毕后,施工人员只需要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对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和连接即可,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施工效率与施工水平都比较高。(2)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是在施工前,提前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构件预制加工,然后在制作完成后,运输到规定的施工场地。施工人员在进行构件组装时,只需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即可快速完成装配式的构件组装。相对于传统人工施工方式,装配式混凝土构建组装采用的多为机械操作,减少了较多施工人员参与,因而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工程的人力成本。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构件预制生产
        生产预制构件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前设计科学的模具方案,根据构件的构造形式制定模具方案,并充分考虑工程的构件种类、施工进度、数量,还要顾及模具的使用率及生产效率等,保证模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其次,预埋件及预留孔的设计。装配式构件涉及到吊件、连接件、窗框、管线等预埋件,通常在构件收光面中预埋吊件及连接件,并固定于侧模的悬挑梁中,保证精准、可靠的定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避免碰触预埋件,避免出现进浆或破损问题。再次,预制夹心保温板。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时,内叶墙、保温层、外叶墙一次成型,并连接为一体,由于保温墙提前预制,建筑项目施工时无需再做外墙保温,且保温层与外饰面、建筑结构寿命相当,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保证了良好的保温性能。最后,预制带饰面构件。针对带饰面的构件,预制时往往与混凝土成型同步施工,生产时先在模板中反向铺设外装饰材料,然后悬挑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铺设时胶纸与面砖充分连接,根据模板上的基准线在模具中反向铺设砖片,再用双面胶粘贴牢固;砖与砖之间的缝隙用海绵条填充,为避免水泥浆渗漏污染外饰面,需要预留砖缝。
        3.2预制墙板吊装施工技术
        首先准确定位。先安装一个墙板限拉件,再安装预制墙板,吊装墙板时要挂好缆风绳,然后再抓住墙板两端慢慢下落,墙板下方可以放一块镜子,后续插筋时便于施工,最后再通过测量进行准确定位、固定。其次,安装预制墙板斜支撑。

先用螺栓安装在套筒连接件,下面用铆环固定,预制墙板撑杆安装完毕后再用刻度尺调节垂直位置,墙底部要设置一个检测墙板精度的控制线,所有尺寸均与设计要求相符后再进行固定。再次,预制楼析的吊装。起吊叠合板时要采用多点吊装方案,保证楼板受力均匀,平稳施工。墙板与梁板模上要贴单面胶条,楼板完全搭在单面胶条上,再缓落楼板,搭接于墙板上,注意楼板边缘与墙板顶部单面胶条要完全搭接契合。最后,预制楼梯吊装。安装楼梯时要先设置控制线,并保留30cm的空隙,以保证初装抹灰层预留空间足够;楼梯的上下口铺设一层混凝土,以准确控制水平层灰饼标高;安装楼梯板时要先用螺母固定,之后再缓慢起吊。梯段落位后用钢管架顶托在楼梯底部的四个脱模吊钉处进行支撑固定。
        3.3套筒灌浆施工
        首先,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连接钢筋,包括连接钢筋的位置、长度、钢筋表面的清洁度及钢筋质量;然后检查构件连接面,清理构件水平接缝处的杂物,并在构件与灌浆连接处做好润湿处理;检查楼面安装的平整度,保证每个构件准确安装。其次,分仓及封堵接缝。装配构件灌浆多采用电动灌浆,分仓时仓体的设置要充分考虑灌浆阻力、压力、时间等指标,且封缝宽度至少在2cm以上;连接钢筋外沿要预留4cm的距离,保证使用时能够遮挡住套筒的孔口;分仓时整个模板都要填满封堵料,然后再将内衬抽出。封堵封缝时使用填抹材料,同一个构件填抹密实后才能灌浆;封堵剪力墙外侧时可使用密封条。最后,灌浆连接。严格按照标准配比制备灌浆料,灌浆连接时先检查灌浆孔出浆口,保证没有杂物后方可继续灌浆;用灌浆枪由下方进入灌浆孔,一个仓只能在一个灌浆孔灌浆,灌浆要在30min内完成,中途不能停止,灌浆结束后才能把灌浆枪抽出。然后进行灌浆孔的封堵,利用水平缝把多个接头连接在一起,按照先后顺序封堵灌浆孔及排浆孔,封堵时要保证灌浆压力,出浆口堵实后再停止灌浆。最后检查接头充盈度,如果不饱满则要单独灌浆。
        3.4现浇节点的施工
        首先,绑扎现浇节点钢筋。先将封闭箍筋交叉放置,对预留竖筋位置进行校正,然后再绑上部竖筋;墙筋的端头需要用切割机磨平并涂漆;绑扎水平筋时要设置一个水平梯子的定位筋,墙筋根部不得偏位;所有钢筋要全部固定在一起。转换层插筋施工时,为保证插筋定位准确,可按照预留剪力墙的长度制定个定型钢板模具,预制剪力墙插筋位置要大于通孔位置,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才能移除模具。其次,现浇面与预制构件防漏浆措施。墙体四周或者模板顶部放置双面胶后再拼接叠合板,安装主龙骨时再对叠合板做出调整,以保证接缝紧密连接,减少漏浆;如果楼板与预制剪力墙接缝过大,需要用胶合板封堵,再用膨胀螺栓固定四周,最后再用细石水泥砂浆封堵较小的缝隙;针对水电预留洞口,可用定型铁挡板将洞口四周封堵起来,避免大量漏浆。最后,结构预制部分之间的节点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连接,注意浇筑前做好清理及湿润,一次性浇筑成型。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与建筑形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只有规范化的进行施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因此,在实际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运用时,需要切实于注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管控,并根据建筑用途与建设要求,做好各个方面的质量管控与验收,以确保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建设出稳定性与安全性更为良好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焦俊杰.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55-56.
        [2]付晓光,徐马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8):67-68.
        [3]贾国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