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省 7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将重点放到了对高层及地下空间的开发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便是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建设成本巨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确保其施工质量,延长使用期限。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特点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施工作业周期相对较长,且施工现场存在着非常多的湿作业,后期混凝土养护时间也比较长。由于受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限制,现浇综合管廊的施工时间较长,同时在现场制作出来的抗凝土,相比较于工厂内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混凝土,在抗渗性能上存在着一定不足,导致现浇综合管廊容易出现局部渗漏,侧壁通裂,施工裂缝等问题,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导致其防水性能较差。第二,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只能采取开槽法,一旦遭遇雨天,便不能施工,容易导致工期延长。第三,现浇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需要留出支模空间,导致工程的土方量增加,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同时,与预制综合管廊相比,现浇综合管廊在造价上也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现场制作的管廊分段之间多是应用橡胶止水带进行连接,会降低管廊的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同时,接口处也容易出现变形及上下错位的问题,甚至出现止水带被拉裂的问题,从而影响综合管廊的防水性能。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止水带接口位置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确保,若是捣固不密实,则会形成暗渗漏通道,从而容易导致接口渗漏现象的出现;管道分段之间的间隔长度相对较大,一旦地基遭受地震等外部荷载的影响或者是受到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便容易折断,可以采取提高管道纵向基础承载力,增加纵向配筋量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无疑代表着成本的提高及工程量的增加。
2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工程概况:某道路的全长在1800m左右,车速规定在60km/h。综合管廊的总长为1610m,包括了燃气舱、电力舱以及管道舱,底板厚度范围是460~760mm,中墙的厚度设计为260mm,侧墙的厚度范围是410~710mm,同时顶板的厚度范围是410~760mm。此管廊的主体结构选择的混凝土型号为C35P8抗渗型混凝土,且每隔30m安设一道变形缝,其防水等级是一级,同时顶板、底板和墙体的变形缝形成的防水系统中采用的材料包含密封膏、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以及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结构外部防水系统选用材料为双层外贴式防水卷材。
2.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先做好地面防排水系统,四周设置排水坡及截水沟。根据放样出的管廊中线桩、基础大小、现场地质情况和放坡要求及基坑底的工作宽度(每边至少放宽50cm),确定基础开挖位置,用白石灰撒出开挖边线,现场测量原地面标高,计算出基坑下挖深度,并在开挖边线旁打好标高控制桩。通道基础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壁坡度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不同坡度。开挖时严格按设计的尺寸进行,严禁超深开挖再用虚土回填。开挖后,立即用自卸汽车将废土拉至弃土场倒放,以免污染环境。开挖至设计标高时要预留10~20cm,应停止机械开挖,改由人工清底、平整,使其达到设计高程,并做好相关高程记录。如果遇有地下水,应在四周加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进行抽水,防止基底被水浸泡。边坡防护可采用喷射3cm厚、1∶3的水泥砂浆护面防护,防止坡面坍塌。在开挖过程中,要做到随挖随防护,基坑挖土接近基础底面标高时,宜在其上部预留150~300mm土层,待下一工序开始前人工挖除。基坑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并保持基坑干燥。基坑采用表面明沟(30cm×50cm)排水,每30m设置一个集水井进行排水,集水井尺寸为1.2m×1.2m,深度不小于0.7m,具体深度视水量大小。开挖到基底后进行承载力试验,如果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要及时处理,直至合格。管廊底部两边要预留1.2m宽度,用来搭设脚手架,保证施工安全。
2.2垫层施工。基坑验收合格后即可展开垫层混凝土的浇筑作业。
施工前,通过水准仪按照标准高度用插钢筋的方法进行标识以及定位垫层顶部标准高度的工作。浇筑完成后开始振捣,然后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整平和收光,同时要注意及时养生。
2.3底板防水层作业。从下到上采用的底板外防水卷材分别为1.5mm厚度的双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1.5mm厚度的单面高分子膜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同时在墙体、底板交接的阳角位置安设宽度为500mm的防水卷材附加层,在完成外防水卷材施工之后,展开防水保护层作业,材料选择厚度为50mm的细石混凝土,并选择空铺法铺设底板外防水卷材。此类施工应选择晴好天气,相应铺设面需要保持干燥、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在铺设之前,应该把基面整理清洁,确保其不存在尖锐突起物、孔洞和裂缝,而阴阳角位置应做成45°的坡角或者圆弧,确保基面合格之后需要采用基层处理剂进行涂刷,待其干燥之后才能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铺设过程中,应该在防水卷材搭接处以自粘密封方式进行施工,两幅相邻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应错开超过500mm距离,而两幅相邻卷材与上下两层卷材接缝需要错开的幅宽为1/3-1/2,严禁两层卷材在铺贴时互相垂直。需要注意的是,在铺设过程中应该将卷材下方空气充分排除。
2.4钢筋加工制作。在绘制钢筋加工图的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结构的尺寸、保护层的厚度、交叉节点处的钢筋的直径长度、锚固的长度,与原材料的长度相结合,按照钢筋的接头方式,同时考虑接头部位的受力状况完成制图。加工完的钢筋应分类存放。
2.5底板钢筋绑扎。底板钢筋的施工是在细石混凝土的保护层上进行的,首先按照一定的位置和尺寸把结构平面的位置放到保护层上,然后根据每一个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找到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线,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安装底板上层的钢筋时,需注意各个部位的牢固程度。安装钢筋时,需要根据设计的标准进行钢筋的捆扎和摆放工作。
2.6底板、顶板处混凝土施工。主要的施工内容为:①混凝土浇筑时间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②浇筑底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时,按照主体结构进行划分,运用分段分层的方式连续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以300~500mm为宜,同时不得大于振捣棒长度的1.25倍。③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时,通常选择踏步分层推进的方式,从混凝土最底层展开,浇筑一段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④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量,确保混凝土浇筑可连续进行。⑤如遇到局部厚度较大时,可以先浇筑较深部位的混凝土,然后按照混凝土最初凝结的时间确定上层浇筑的间隔。⑥混凝土振捣时需安排工作人员跟随混凝土泵管,用高频振捣器进行作业,作业时需随时注意是否有漏振的现象。遇到斜面问题时,振动棒需要在坡顶和坡脚处插振。混凝土振捣时,需注意均匀度,插入深度为50mm左右,待混凝土无气泡溢出即表明震动完毕,不可过度振捣。
2.7变形缝施工。在实际项目当中,对侧墙和底板的变形缝使用密封膏、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以及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而对顶板的变形缝则使用密封膏和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需要注意的是,存放橡胶止水带时要确保其能够入库保存、不被暴晒,以便确保止水带的表面时刻保持清洁,同时要防止其与钢筋、机械等接触而被损伤。
结语
综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为确保综合管廊的防水性能,应尽量选择预制综合管廊,并要做好基面处理,底板处理,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质量,为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加楼,李晓龙,姚康,等.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封闭式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1):144-146.
[2]杨明,穆海龙.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艺井防水材料选择及防水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9,(10):97.
[3]刘孙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要点总结[J].四川建材,2019,44(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