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2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技术应用阶段,和传统的现浇筑施工对比,在工程建设中能减少材料,同时节水和节电,合理采用该技术之后,能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生产产生的垃圾。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扬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现象,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当前施工的具体要求,推广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而获得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探析
1导言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通过装配形成的,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施工现场的现浇作业量有所减少,装配作业增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装配式建筑是在建筑施工之前将所用的构件提前生产加工,在利用合理的运送方式,在现场进行拼装加工。以目前的建筑业发展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产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未来十年的建筑规划当中,也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比重不断的提高,这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装配式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装配式建筑施工基本情况
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大大的改善施工过程中的诸多质量问题,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整体的质量安全体系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现有的装配式施工中,能够利用不同种类的装配方式,给决策者提供工作的决策选择。同时,装配式建筑利用合理的调配方式,能够很好的节约建筑资源,在建筑配置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建筑的总承包模式和建筑企业之间的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起到了降低管理风险的效果。利用装配式建筑能够将零散的建筑工序作为一个管理体系进行操作。在管理建筑的使用寿命的同时,附加上更多的建筑的经济值,在建筑管理中,将人、机、物、料等调配在体系当中进行控制,也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在建筑施工中,现场的施工管理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质量管理,尤其是混凝土、砂石和钢筋的使用会出现大量的消耗,对于施工的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装配式施工在厂房中对构件进行预制,能够最大程度的对材料进行控制,装配式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能对质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同时安全方面也能有很好的保障,只要对现场装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就能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还是存在一定的操作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能够强化装配式管理的水平。
3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3.1设计方面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是近些年来用的比较多的施工方式,由于发展的速度较快,规范化的水平相对滞后,在很多管理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各地的装配式施工标准不一致,完全是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对预制构件进行大量的批次生产,而且生产的构件比较零散,在操作中,使得安装难度加大,很多重点和关键环节无法满足现场的安装尺寸,给现场的施工带来不小的影响,直接做法就是在现场对构件进行改造,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装配式的优势也无法显现出来。在一些支撑部位,没有达到一定的设计强度,安全问题直接暴露。这就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直接利用套图的方式对施工构件进行设计,导致这样的结果方式。目前在国内,装配式的标准不统一,在部分工程当中用的标准在其他项目中无法使用,构件种类繁多,给操作增加难度。
3.2材料方面问题
在工程建设当中,材料费的使用占整体预算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更高的利润,使用不同种类的材料,有些材料的参数难以满足实际的质量要求,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在不借助仪器检测的情况,对材料的优劣无法辨别,导致材料不合格的情况下生产的构件出现质量不均衡的情况,在实际的工程案例中,短期材料不会出现较大问题,但是随着结构物的使用,建筑物出现开裂等现象,直接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3.3施工方面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施工较为便捷,在很多关键的环节操作方面,这反而变成施工中偷工的原因,在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的经验,在操作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对于预制板中的螺栓距离不按照设计要求随意布设,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对防水层进行处理。直接导致在使用中结构物出现裂缝,在受到雨水的浸透,预应力钢筋出现腐蚀的情况,对结构物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4.1工程概述
以某高层商用建筑工程项目为例,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采用的是装配式施工技术,结构整体设计为装配式剪力墙,其中剪力墙、楼梯以及内隔墙部分采用的是装配构件。下面就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4.2构件的堆放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也不例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构件的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堆放的构件进行保护,防止构件在堆放过程中损坏或者由于管理失职影响其功能发挥。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构件损伤,需要将其按照残次品处理,不可将损坏的构件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损坏的构件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质量合格、可用于施工的构件需要进行标识,防止后期作业过程中出现构件混乱的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另外,放置构件的场地需要做好排水和支垫防护,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因人工管理不当造成材料浪费。
4.3构件的运输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好构件的运输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主要材料,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构件的运输管理。在运输构件过程中,运输车上要设置固定构件装置和支垫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出现构件损坏的情况。另外,对于不同构件的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放置方式,如为了避免剪力墙板损坏需要对其进行立放,而叠合板和楼梯则需要平放。
4.4施工过程管理
在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进场的构件质量完好。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装配施工作业。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安排专门负责人对灌浆套筒等相关工艺进行检测,同时要对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明确该技术的操作规范及施工要点,做好施工管理,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具有装饰作用的瓷砖面构件,需要做好构件管理工作,确保瓷砖面的完好;在进行构件安装之前,要确保套筒和钢筋连接是匹配的;对于装配高层建筑,应做好楼层间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5结语
装配式建筑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占有很大席位,在文中也介绍了装配式的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高效是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当然在生产的过程中,也要直视装配式的不足之处,文中多从标准化的角度来分析装配式的管理模式,从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就使得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中利用质量管理理论和平台与优化外部环境技术等方式相互结合,强化装配式质量管理的实际作用,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毅.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2-134.
[2]李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46.
[3]朱淳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0):94-95.
[4]毛庸昆.装配式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