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浙江省丽水市323000
摘要: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的数量不断攀升,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招标代理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对招标活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诸多弊端。建设工程招投标代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招投标的成功率,直接决定了代理公司能否获得长远发展。当下存在众多影响招投标代理工作质量的因素,对招标代理需求单位而言,代理工作质量控制问题较为棘手,鉴于此,本文旨在浅析代理工作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其改善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代理,服务质量,质量控制
一、招投标代理工作的特征
(一)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周期短,工作强度大。
从项目确定招标时间起,至最终确定中标人,全周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现在此时间段内,代理企业需完成众多工作内容,具体为:执行项目批准程序、项目资质审查、编制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及最终审查、开标工作、评审工作等,上述工作流程多且繁杂。此外,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工作,须按照法律强制性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招投标代理企业工作强度巨大。
(二)服务质量要求高,工作责任大。
招投标过程受到我国招投法以及其实施细则的严格约束,严肃性不容小觑,任何细小的纰漏与疏忽都可能给整个招投标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招投标工作失败。因此,对招投标代理企业工作人员而言,工作过程中应对自身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三)机械化、重复性工作较多,招投标工作过程较为繁琐。
我国招标投标相关法规一直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有关审批工作的流程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程招投标企业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各项繁琐且机械化的程序性工作。
二、招投标代理机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招投标代理工作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增加而增长,招投标机构属于中介机构与咨询行业,机构数量不断攀升,服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较多,服务开展不规范、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淡薄,给整个行业造成了消极影响。
笔者根据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大致归纳为如下四方面内容:
(一)业务种类过于单一
我国大多数的招投标代理机构仅能提供单一的、事务化的服务,整体行业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理念。因此导致同类型的招标代理构间的竞争日趋白炽化,招标代理机构想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结合客户单位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例如可以增加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谈判、竞价、询价等采购服务项目。
(二)服务能力缺乏权威性
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能力缺乏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其服务质量,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均存在不足之处:对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视性不足,致使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的文件发布迟延;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准确性有待提高,评标标准及办法有明显倾向性,有失公允;开标活动、评标活动为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评标专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存有异议;不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导致投标人的资金占用成本较高。
(三)信息不对称
从投标人角度看,为达到中标目的,部分企业存在伪造资质、既往业绩的行为,增加了招标人的信用风险;从招标人角度看,部分企业为使潜在目标企业中标,通常会在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条款以及评分办法中设置隐秘的、具有倾向性的条款,但却对招标代理机构隐瞒其实际意图,增加了招标代理机构的信用风险。
(四)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高效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招投标管理学科,从事招投标工作的人员大多属于跨专业就业,因此,执业人员普遍缺少系统性的学习,对《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理解不到位,对招标过程中的程序性事务不熟练,难以满足招投标单位的实际需求。此外,部分执业人员工作态度存在问题,专业性差且服务意识淡薄,给整个招投标代理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三、招投标代理工作质量控制策略
(一)完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招投标代理机构的立足之本。招投标代理机构的服务始于接受委托,终于中标人与招标企业签订合同。招投标代理机构应当将服务过程拆分为不同的环节,针对每一个环节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管控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机构内部应设置监督机构,逐项跟踪关键节点,找寻实际成果和设定目标间的差距,主动调整工作方法;开展外部监督,通过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合法合规且保障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完成整改。
(二)细化服务流程
为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招投标方案。根据法律规定,部分项目为强制性招标项目、部分为自愿招标项目。对于强制性招标项目,应当将法定节点内化到信息管理系统中,防止执业人员没有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法定工作内容,确保可以合法高效的实施代理服务。尤其应当注意招标流程与其他采办流程的衔接,例如,如果依法应当招标的项目,投标人不足三家的,招标企业可能委托代理机构进行竞争性谈判甚至单一来源采购。如果代理企业可以提供增值性服务,可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三)保证招标文件的质量
招标文件在招投标活动中发挥着“灵魂作用”,投保人需要依据招标文件制作相应的投标文件,评价专家需要依据评标文件开展评标工作,此外,招标文件中所附的合同模板,也将是投标企业提出异议的重要对象。
出于降低中标人利用投标文件漏洞的风险,代理机构应当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重点审查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参照范本检查具体项目的招标文件是否完整,坚决杜绝缺项少项其二,检查是否将招标人的需求一一列入招标文件,针对具体需求设定的条件是否合法合理;其三,检查项目执行标准、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是否清晰准确。
(四)建立健全投标人信息库
招标企业可根据投标人的申请,将投标人的信息(营业执照、银行开户资信证明、主要产品及服务等重要信息)列入信息库,并定期维护相关信息。一旦发现投标人的资质或业务范围不符合招标要求,应当及时通知招标代理机构。如果供应商既往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约、伪造资质等行为,招标企业还可将其列入黑名单。依托于该信息库,方便招标代理机构对投标人进行统一管理,也使得投标人可以迅速响应投标,提供采办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希胜.浅析建筑工程招标代理的质量管理策略[J].建筑知识 ,2017(10):131-132.
[2]浅谈招标代理机构如何提高代理服务质量[J]. 冯功劭.??招标与投标.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