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3期   作者:杨宪元 张恺
[导读]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在相应增加。
        杨宪元 张恺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在相应增加。但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工程施工客观条件等因素,水利工程也存在各类质量问题和一定的经济及安全风险。为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最大化降低潜在风险,要求施工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水利施工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工程,对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在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其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包含了诸多的施工环节,比如,大坝、堤防、水工建筑物等,这些施工质量最终都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功能与效益的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规模巨大,从规划建设到投入使用一般要经历漫长的周期,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了诸多复杂的施工环节。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条件下相对特殊,多处于相对偏远的山区,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正常的施工作业产生一定的干扰,施工的技术难度较大。总体上来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施工现场的条件、环境比较恶劣,多处于山区等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甚至处于河流、湖泊等水域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开展导流、截流与水下作业,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非常大;②对施工建筑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功能的特殊性,再加上受到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水利水电建筑物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耐磨性与抗冲性,以满足挡水、蓄水等多种功能与要求。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实际有差距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且施工工期通常都较为漫长。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阶段缺乏对未来施工地有效勘察、勘察范围不够全面、勘查力度不够深入等,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过度追求工程的美观性和特异性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时效性,进而导致在施工现场无法实施设计中的部分要求,或即使达到了设计要求但是却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工程管理应满足高标准、高要求,传统的单一式管理模式和较为落后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其存在着权利失衡、责任不够明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行和运营管理。同时,在施工现场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监理部门的管理,其属于第三方部门,不重视管理细节,管理方式过于粗略,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不能完全掌握施工要求,导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此外,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为了赶工期或者达到其他目的,监理对于项目的管理不够严格,这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2.3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体系化工作,需要与之相适合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支撑,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和工程现场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较高的施工素质。但从当前施工状况来看,首先,一些水利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扎实,管理水平不高,对于施工建设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和技术难题难以有效解决,致使工程质量存在各类不同程度的风险。

其次,施工规范性不足,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行业技术规范进行作业,作业中也未对各施工环节的技术参数进行认真核实,未按照标准质量检测流程对施工对象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测评价。另外,一些施工单位因没有实时更新施工技术,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革新施工管理模式,目前的施工管理依旧缺陷不少,也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最大保障。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优化措施
        3.1尽可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保证需要拥有较为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因此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未来施工地进行全面的、仔细的勘察与分析,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并重点考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风险等,从工程的实用性角度出发进行工程设计,所设计的工程方案必须规避已知的施工问题与风险,从根本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基础,也为后续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等提供一定的保障。
        3.2完善管理机制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应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而减少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权责分明,明确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在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责任式管理进行系统管控。同时,不能忽视施工现场的监督职责,要以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严格要求施工人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强力保障施工安全,进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3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提升施工质量
        施工者的技术水平高低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关系,施工管理者必须要加强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其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工程施工承包者应在施工前对相关岗位人员尤其是技术岗位人员进行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要求的说明,并对关键技术岗位人员进行施工前的统一培训,确保施工作业中的技术规范。其次,在施工中要合理人力配备,可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的熟手与工作资历尚浅,技术水平不足的人员进行搭配,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保障施工质量。另外,还要提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其现场指挥和处置能力。一方面施工企业要为管理人员搭建职业再教育平台,让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升;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要树立与时俱进,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积极观念,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促保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高效。
        3.4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要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任务,需要有多种类型、大数量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中施工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时候,原材料的质量会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关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必须要从材料使用标准出发,对市场上的多种材料加以综合对比,选择最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类型,并与可靠的材料供应厂商合作。在材料进场之前,专业人员必须要对各种材料做好质量验收,只有通过质量验收的材料方可顺利入场,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的入场和使用。在材料的存放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各种材料的性能差异,将各种材料加以分类管理,对存放环境加以科学控制,做好防潮等基础处理工作。
        结语
        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提供保障,文章从最初的设计方案优化到施工现场中的材料管控、施工技术和设备优化、管理升级、管理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改善措施,使工程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使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发挥最大的功效,保障水利水电企业的经济受益,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助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华璐阳,王运,华联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9):118-119.
        [2]何志军.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与管理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