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高校老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当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崇高的教育宗旨。在当前的高校教育实践工作中。关于“立德树人”宗旨的落实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整个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对当前高效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立德树人”所处的困境进行分析,对有效发挥高校思政课的学科职能,切实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成效,全面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探求“立德树人”方针下实施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对策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程;困境;对策
前言
立德树人在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中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主要是让这些学生今后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因此,现实的诉求就是应当以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指引,把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不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也是大学生思想行动的指南。
1.“立德树人”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1.1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要性认识不足跟高效教育的学科属性有着必然的关系。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工作常常不被高度重视。无论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这些也就会造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处于严重的被动地位。在新时期下,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的很多高校学生因受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和国际环境的干扰,形成了一些价值倾向和观念不太恰当的现象。因此,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能被忽视,而且高效的思政课程也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应当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实现良好的思政教学成效。
1.2课堂效率不高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一种积极主观的精神体验。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高效的思政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紧密的配合。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生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不合拍的情况,这就造成高效的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为思政课堂上,老师往往只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入,没有积极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就造成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比较困难。二是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很多都是和班授课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有限,这就会造成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基本上都需要靠个人领悟,这就会阻碍思政课程教育成效。
1.3评价机制不健全
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有思政课程的老师在承担。在我国的高校中,基本上都存在全校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一个大合班,接受思政课程的教育。思政课程都是有思政老师负责,这就造成思政课程老师的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另外,还有很多高校存在思政课程的老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这也造成思政教师队伍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高效思政教育工作比较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这些现状都会限制着思政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2.“立德树人”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
2.1加强宏观调控
“立德树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中是立身之本。所以,在新时代下,立德树人的社会重任和教学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思政教育工作中。因此,各高校的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本校的思政课程建设。同时,在整个学校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坚实的支持,形成更浓郁的思政教育氛围,进而促进学生重视思政课程的学习,也能有效促进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得到落实。
其次,思政课程老师和思政课程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还应当把思政课程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的丰富的校园活动进行有机融合,这样能够让思政教育工作和教学途径有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比如,积极组织和聘请一些知名人士给学生开展思想交流,以及关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有关的政策的思想教育。这也可以促进学生从中吸取更多的理论导向,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讲学活动、话题热议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和学习,能够接受精神的洗礼和人格的熏陶,也能有效推动革命精神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进而实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2.2践行三全育人、主抓教育实效
各大高校应当切实贯彻三全育人,这也是新时期下开展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各高校的思政老师师资力量都有一定的切口。因此,应当引导全校的老师密切配合思政教育工作,鼓励和提倡与思政学科相近的老师通过择优培训的方式,充实思政师资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党政机关的干部通过转岗的形式,调到思政教育岗。也可以动员一些具有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科带头人或者专家到高校承担一些思政课程的教育职责。把三全育人理念真正落实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服务于立德树人,进而打造出更有效的思政教育环境,做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让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2.3优化师资队伍、凸显责任担当高效
高效思政老师不但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导者,而且也是思政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在立德树人的使命面前,任重而道远。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都跟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成效还会跟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从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高校的思政课堂不仅老师需要有很强的政治素养和很深厚的情怀,而且还应当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思政课程师资队伍的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另外,各位思政老师也应当积极钻研、相互交流,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让自身的教学技能更高,进而使得思政课程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2.4健全评价机制、增强学科认同
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宗旨的时候,对思政教师的评价机制的健全也是必不可少的。思政课程的老师可以通过评价机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找到思政课程的教学规律。而且也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尤其是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可能会有教学经验不丰富、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的情况。因此,各高校应当采取一些方式提升青年思政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应用考核评价机制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比如,把评价机制最后评测的结果与老师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机结合,促进老师的职称和科研工作的统一。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测评的结果和老师的绩效工资进行结合,进而实现更好的激励效果,也能够促进高校的思政老师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当然,高效的思政老师,尤其是青年老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对自身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查找和反思,在之后的思政教育课程中通过对不足之处的调整和完善,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且也能推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3.结束语
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和教学目标的高校思政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高校的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而且也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这项宏伟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才能够促进高校在立德树人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进行规范,进而给社会和国家输出更多优秀的德才兼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畅,刘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农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1):51-52.
[2]付学军.“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3-24.
[3]周本红,张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素养发展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