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 刘昌林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昌林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高密度环境之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以提升,是现如今整个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城市内的土地加以高效的利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高密度的问题,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身份证号码:50023519870223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在高密度环境之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以提升,是现如今整个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城市内的土地加以高效的利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高密度的问题,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高密度;建筑学
        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筑结构越来越密集,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为此,根据建筑学理论知识及原理,不断转变城市高密度状态,合理调节城市分布,全面优化空间、实体以及功能等,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而促使珍贵的城市用地计划更为科学、高效、规范,为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学对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必要性
        1.1实现全面利用城市用地
        在高密度城市环境背景下,促进建筑建设的合理开发,对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高密度环境背景下促进城市用地,对现代建筑进行保护,需要对城市用地展开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对土地的利用率进行良好的改善,对高密度环境背景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用地紧缩方案,并促进建筑的合理分配,从而有利于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改善。对城市的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全面的分析。促进其改造既能将我国的城市高密度问题进行缓解,又能够保证其足够满足人们的生存活动等要求,实现对城市空间用地的规划和利用。
        1.2提高建筑学的实用价值
        建筑学原理主要注重的是充分将城市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蕴藏着多种学科,其中主要有艺术、建筑、人文等多种学科。建筑学原理可以充分将建筑的环境和工程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促进其实用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进而使得建筑与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协调。进行综合考虑能够充分了解并满足人们的所需。如果城市出现住房、用地紧张的情况,将会致使城市出现高密度环境,从而导致城市的建筑只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而产生,严重缺乏艺术性和架构性,建筑群也只呈现出乱七八糟、没有条理的现象。然而,在城市的建筑中充分运用建筑学,并充分将建筑学本身所具备的艺术调节功能做出有效的发挥,进而为城市的建筑群提供整体感、规划感的视觉效果,进而使得建筑能够与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形象。
        2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
        2.1进一步实现缩微化战略
        我国城市化建筑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密度急剧上升。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的建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在高要求的压力下,也同样会给其带来更多发展的机遇,例如我国城市建筑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发展。城市高密度的另一个表现是交通拥挤,城市中的车辆急剧增加,不仅仅给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还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同时对于车辆和交通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所以加强建筑思考的转变,将造成城市高密度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其中,并根据每个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将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缩微和细分,进一步实现城市缩微化战略。实现缩微化战略还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市的高密度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在进行建筑思考时,要认真分析每一种表现形式,找到其形成的根本原因,通过制定合理的建筑实施方案实现对空间环境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升。城市整体的规划要结合内部的每个元素进行,只有做好每个小规模的设计和建筑才能实现城市高密度空间的微观化发展。对城市的街道和各个空地内部进行改造利用,充分考虑两者的地理位置,加强两者设计之间的联系。城市中不乏有一些空地和空间,对这部分元素进行设计和考虑,实现彼此之间的协调发展。

另外城市中有很多层次感强并且交叉利用的场所,要对这部分元素进行整体化的思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例如可以通过架空居民建筑的底层空间来实现对城市空间的利用。还可以对高密度的街道进行合理设计,在其中形成一个步行通道。
        2.2建筑平面有序延伸
        建筑空间环境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型、统一性,是协调城市高密度环境必要考虑的。而城市高密度环境的有效协调,可充分运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方式,对建筑的空间进行较合理的运用。例如,在城市的中心位置的地面进行空间利用时,应充分将建筑周围的环境与地面的空间融合为一,使得建筑与空间之间的衔接非常和谐,以一幅画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的拥挤性,使得建筑能够以和谐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进行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不仅协调了建筑的高密度,同时还使得建筑外部空间的经济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3垂直化布置城市空间
        伴随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设计师们也开始尝试空间的垂直化布置,这就要注重垂直空间上的分类,作为优化城市高密度问题的重要途径,扩展高层结构并非独立的,其一定要与本地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交通空间实现协调发展,反之就会产生局域人口密度太大,交通拥堵和生活品质降低等问题,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垂直化布置城市空间是一个建设体系,一定要科学规划方可实现。
        2.4有序延展结构平面
        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融洽性、集中性,是改善城市高密度问题的重要内容。协调好城市高密度现状,能够采用结构平面的有序延展途径,科学使用建筑空间环境。比如,在使用城市内核心部位的地面空间时,要全面将建筑周边的环境和地面空间相结合,促使建筑和空间之间实现充分连接,通过一幅画的形式体现在人民的面前。结构平面的有序延展,能够有效处理城市空间的拥堵问题,促使建筑可以以一种和谐的状态体现在人民的视线中。城市高密度背景下,有序延展结构面,既可以协调建筑物高密度现状,而且还促使建筑外界空间的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2.5扩展建筑3D空间
        在以往的建筑物建设中,通常是采取2D空间形式,但是,采取2D空间形式的基础条件是要有大范围的土地空间,该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城市土地不能获得充分使用。但是,在建筑规划阶段,合理使用3D建筑模式,可以有效扩展地面空间,从而促使建筑地面局部空间尽量集合全部的空间模式与应用措施,进一步实现地面空间的整体性。充分使用3D建筑设计形式,能够有效处理城市地面空间现状,3D建筑空间模式的有效性、实用性较高,目前已在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促使建筑空间的规划体现出更为立体化的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城市的高密度环境而言,充分运用建筑学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高密度环境。文章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进行建筑学思考的研究、分析,进而对城市建筑高密度环境下进行建筑规划。首先,可充分运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的方式,对建筑的空间做出科学、合理的利用;其次,在进行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与三维建筑方法进行结合,进而使得地上空间的立体使用功能因此得到很好的拓展;第三,在进行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可有效运用弱化高层建筑的视觉效果,进而使得高层建筑的立体感、层次感得到最大化的呈现,进一步提高建筑分布结构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王爱菊.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67-68.
        [2]周建军,俞林辉.基于城市高密度环境进行建筑学思考[J].居舍,2017(19):161.
        [3]焦广林,侯鹏.基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J].江西建材,2016(2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