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把相关的物质作为参照物,进行分析研究,这也就出现了农产品检测过程中的标准物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产品进行测试,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让实验具有可操作性,增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标准物质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本篇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农产品检测中标准物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从客观的角度上来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通过对质量控制形式研究和质量控制评价分析,作为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加强农产品检测,希望可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检测;标准物质;质量控制
引言
对于农产品的检测来说,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标准物质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正确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检测结果影响极大。因此,在农产品检测过程中必须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概念及种类
标准物质(ReferenceMaterial)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标准物质在检测过程中定性及定量、校准测量仪器设备、评价检测方法、考核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较普遍使用的标准物质可大致分为以下6类:一是基准物质、纯物质或自己配置的标准储备液;二是农药和兽药类残留检测标准样品或标准溶液(如甲胺磷、敌敌畏、乙酰水杨酸等);三是重金属类(如铅、汞、镉、砷、氟、铜等);四是非金属类(如防腐剂、亚硝酸盐、氰化物等);五是激素类(如性激素、植物激素等);六是非法添加或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如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等)。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还配备有植株标准样品(蔬菜标准样品、大米粉标准样品、茶叶标准样品等)、动物性标准样品(肉粉标准样品、鱼粉标准样品等)、土壤标准样品、水标准样品等。
2标准物质的应用分析
在农产品的检测过程中会应用到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具有均匀的特定值,能为产品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标准,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装置的校准与测量用于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等。另外,对于标准物质来说,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固体。
2.1标准物质选择
农产品检测时,测量仪器会直接作用与标准物质上,通过对比、测量、定性,确定检测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并将检测结果通过综合对比,与质量监测应用于产品的论述上,所以,标准物质的存在十分重要,其会直接影响物质的正确性以及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在进行标准物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明确农产品检测的目标,针对检测物品与我国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物质目录进行对比,准确选择符合检测物质的标准物质因素;二是,考察在监测期间标准物质的特点与发展期间是否处于统一状态;三是,在确定农产品检测的测量度时,要自动屏蔽与水平物质成分要求标准不一致的物质。而对于检测中操作论证、产品测量、方法考验等环节的操作要科学的进行基础条件选择,保障选择的正确性,确定载体是否与检测需要标准物质的基础要求相符合,从而能够保障测量的顺利进行,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2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
标准物质选择完成后,就开始进行使用,标准物质的使用过程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否则会造成标准物质稳定性不足,影响检测结果。首先,使用之前,应对选用的标准物质的说明书进行详细的阅读,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标准物质的作用,同时能避免由于使用不恰当造成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降低等问题。
其次,检测之前,应将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安全检测水平是保障我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
3.1质量控制的形式
很有效的来操控实验室里的质量和监控计划来检测和指导结果的发生,这其中不包括下列内容:物质的有证使用(参考物质)的操作或物质的再次使用对于控制质量的主体形成;对于实力与能力的验证对比;利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检验进行测试;对于样品进行检测与测验;相对于不同的特性而言样品的测试分析结论。但是结合单一的有机质量成果来说,内外2种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核心。具体形式是:质量的内部控制包括白纸实验、双向平行测定、监控把控、监控质检、物质检测标准、对比双层、对比不同的检验方式、实验回收成功率、保存样品利用率等。质量的外部控制则包括实验室能力的对比与应用。
3.2质量控制的评价
对于食品的质量控制评价来说,存在较多的方式,常见的有标准物质评价和加标回收率评价。在食品质量测评的过程中,对于检测物质的质量监控方法及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与形式有着不同的作用,主要需要根据实际的检测要求及监测物质等进行有效选择,并且需要保证与检测要求相一致。例如,标准物质评价方法主要是将标准物质与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如果标准物质的检测结果与证书上的标准值一致,表明样品分析结果准确。
3.3完善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总体目标中提到:到2035年,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一是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有法可依。建立“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全程监管制度,从法治的角度提供保障。二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尽可能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三是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只有通过质量检测部门的检测获得有效合格证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没有合格证的坚决不允许流入市场。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要建立可追溯制度,产品包装上要标明产地、生产时间等信息,建立完善的档案。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对于农产品来说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确保流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达标的关键。而在农产品检测过程中,物质标准及质量检测方法的合理应用,可为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不断落实下去,以确保能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参考文献:
[1]戴廷灿,陆文英,涂田华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程序和方法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96.
[2]万武军,李伟,刘伟.标准物质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2):112.
[3]张焱屾.农产品检测中标准物质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