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水利局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当前的生态环境防治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是重要的内容。因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供水水源都是以地下水为主的,地下水环境的质量不仅会影响民生质量,并且会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基于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与未来发展的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未来发展的思考
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前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保证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必须开展有效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够为地下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在当前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对存在问题进行准确了解和掌握,才能分析出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广泛发展有重要意义。
1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成立并确定下来的,由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拉开帷幕,但其发展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地进入到了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中也初步地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以及县的四级监测站点,同时也引进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标。这对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来说是一次较大的进步。进入到90年代以后,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处于提高和深化的关键阶段。同时,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将其纳入到了我国现代化水平建设研究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体系能够有效监测出地域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与污染情况,但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并没有意识到地下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体系,多部门、多系统进行统一监管,不仅数据资源无法共享,监测管理的工作效率较低,责任模糊问题也是影响区域地下水环境有效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相关资金投入也一直比较分散,导致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依旧采用相对传统、落后的监测方式,欠缺系统的管理制度与体系,相关监测方式也比较落后,不利于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2水环境监测运行设计与应用基础与依据
水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将水位信号转换为系统能处理识别的模拟量信号,MCU对这个模拟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与设定阈值进行综合对比,根据分析结果去控制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再控制一个水泵,并通过反馈原理实施监控水位积水情况达到水位自动控制的目的。水泵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方式,所以交流接触器也有多种设计方案,这些电气元件按照设计方案连接起来就是电气控制箱。水泵电气控制箱是很常用的控制设备,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影响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是液位传感器,就是将水位信号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这一部分。这些方式检测原理不同,因而水位自动控制的原理也不同。我们采用投入式CYW11水位计来做水位监测传感器并采用STM32VE芯片作为数据处理芯片并通过4G通讯装置将相关水位信息传输至相关工作人员。
3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要素
在当前城市水环境监测是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开发应用的关键方式。有效的应用水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很好的把控中国水环境的分布、使用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而按照相关的状况来设计有效的预防机制,达到中国水资源久远发展的目标。目前,在进行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十分注意四点监测要素,这四点监测要素能够有效的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水平,进而推动中国地下水环境的有效分配。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要素有:水位、水温、水质和开采量。在这之中,水位监测是城市地下水环境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测量应用电接触悬垂式水尺或者测量方式进行。
水温在地下水监测系统中,能够有效地反映地下水水质情况。在进行地下水温监测过程中,除极特别的情况中应用水质传感器相应的辅助工具,通常情况下都是应用常规温度计来进行测量。进行水质监测时,技术人员要借助人工的方式来进行,一般是由潜水员带着地下水采样器展开采样工作,输送到实验室展开有效的样品研究工作。在这过程中,若想有效加强研究结果的精准性,能够借助自动测量仪来对数据进行检验,进而有效的减少数据的偏差。在进行开采量监测时,大多数是应用抽取和自动出水的方式进行,让水流出地面再按照出水方式的差异来借助明渠流量和管道测量方式,达到水量测量的目的。
4地下水环境监测未来发展的思考
4.1完善监测管理与环境预警系统
地下水环境系统作为比较复杂的地下运行系统,人为的监测管理可能会存在较多不足,想要提升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优化监测网与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监测与环境预警水平。首先,优化监测点的区域控制能力,填补一些空白区域,避免监测盲点;其次,提升监测频次,传统监测系统一般为了考虑成本与数据工作量,监测频率较低,现代化技术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捕捉重要信息,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监测管理水平与监测频次;最后,完善预警系统。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开采与地球环境的恶化,地质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能够及时监测到地质灾害的预兆,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的同时,避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地下水污染或公众恐慌等问题。
4.2规范化监测发展
对水污染进行防治时,我国当前还没有全面可靠的法律保障,在调查评价的环节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这导致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缺乏有效可靠的法律支撑。并且我国现存的关于地下水排污方面的法律与当前的时代发展之间存在脱节问题,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对科技的规范要求也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性以及规范性,因此,在未来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监测的发展。在制定地下水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根据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用法律的形式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才能够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制度支撑。
结束语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以水体作为主要的监测对象,通过利用化学、物理等的技术手段对水体中存在的污染成分进行及时监测与分析。水环境监测能保证水体在监测过程中的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以及完整性。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关键,所以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是水环境监测中的重中之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实施,可提高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只有把好这个关键环节,采取严格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检测的质量,才能为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4):6-7.
[2]姚宇平.在线监测系统在地下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41(04):37-39+51.
[3]韩颖,柏松,俞黎明,李洁,欧阳夏骏.浅析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体系[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7,9(05):65-68.
[4]黄华坚.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体系架构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14-15.
[5]柳山,罗朝晖,金晓文,李燕妮.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体系初探:以黔西南岩溶某场区为例[J].环境工程,2017,35(08):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