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 天津 300151
摘要:10kV配网工程作为我国整个电力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其运行可靠性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需要从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管理,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设计、环境、防雷击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从多个角度入手,保障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影响因素
第一,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基数管理体系中,人为因素是影响整体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关键之一,也是开发管理手段、落实施工进度的重要保证。第二,施工中的材料质量、数量等是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体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更是施工安全、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第三,由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工艺流程、施工条件可知,整体施工所用设备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
2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现状
2.1环境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10kV电力配网工程一般都是采用架空线路的类型为主。但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网供电的方式也成为了10kV电力配网的供电方式之一,环网的供电方式无法和树枝放射式的供电方式实现有效结合。并且极易受到地形条件以及建筑因素的影响,10kV电力配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接线混乱的现象,这对配网工程的供电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2.2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原始的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冲突的问题,这种问题常会引起10kV电力配网工程部分线路的位置被占用的情况,再加上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线路类型十分复杂,如设计方向存在偏差,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流程的有序性,对后续的施工项目造成较大的影响。
2.3引起相间短路的原因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为重视对中性点接地的管理,配网工程的质量则会受到影响,如埋下故障隐患的问题。一旦线缆受到雷击的破坏,极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重大故障问题,如未能及时予以跳闸,电网所产生电弧现象就会直接对绝缘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引起相间短路问题的发生,这对配网工程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这是引起大规模停电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出现这种接地故障的问题,会直接产生较大数值的过电压,直接对电缆、变压器、绝缘等部分造成严重的破坏。
3完善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3.1加强监管力度
随着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重点加强监管力度,要求整个施工程序必要要严格根据各项流程性要求进行,管理体制必须要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贯彻落实,始终围绕检查步骤落实到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中,注重细节,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的状态。另一方面,材料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对相关施工材料质量实施严格的检查与监督工作,避免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此外,如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就需要总结原因,及时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确保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3.2针对外力因素的解决措施
如上述,在开展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外力因素的影响,这是一种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求在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对配网工程的落成地进行实地考察,要充分地掌握当地的地形特征,在设计时需要将底线管线的设置障碍考虑进去,从而确保管线的设计走向符合规范要求,这是保证管线的位置以及距离达到标准要求的前提条件。此外,还需要对主干线与磁感线的架空走廊所预留的位置进行严格检查,在完成最终位置的确认工作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方案的设计环节中,确保配网工程相关功能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如相关地区的管线设计相对复杂并且由于地形的特征原因对线路设计产生影响,就要求设计人员对线路展开科学规划工作,要侧重于发挥出线路的实际功能,尽可能地减少出线,预防地形的因素对相关线路造成损坏,最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除此之外,在现阶段,10kV电力配网工程对相关设备的质量及性能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必须保障相关设备的质量合格。同时还要选择绝缘性能较好的电缆,确保电缆的耐腐蚀性能要符合标准要求,为10kV配网工程的性能与质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由于外力因素对配网的可靠运行带来影响。
3.3针对雷击现象的防范措施
如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方式为架空线路,就要对架空线路增设合理数量的防雷装置。绝大多数架空线路一般都建设在空旷的地区中,因此必须要重点保证绝缘设备的性能以及防雷装置的数量要配置合理,降低线路的雷击几率。绝缘部分可通过采用支柱型绝缘子结合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方式,保证线路铺设工作的合理性。
架空线路如架设在城区中,则需要将城区树木对线路产生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要严格控制架空线路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安全距离,同时还要对一些树木进行定期修剪工作,可适当地提高电线杆的实际高度,预防树冠与导线发生碰擦的情况。
此外,定期对相关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及保养工作也是确保配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绝缘及导线材料,要进一步提高绝缘子的防污染水平并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养护,确保电力设备的性能及质量。
3.4加强对电力配网施工环境管理
在电网配网工程施工中,还应提前检测、确认、优化施工区域的外部环境。这是由于往往外部环境对于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导致整体施工进度与施工技术管理效率的降低。因此,在施工前要针对铺设路线进行检测,尽量确保铺设区域的安全、清洁,避免配网线路腐蚀问题。在无法规避高腐蚀区域时,要强化线路抗腐蚀能力,更换线路材质。同时针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及时发现问题设备并进行更换、修理,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还应针对所在区域环境进行调查,并实行相应的自然防护措施。例如,施工区域较为空旷,且多发雷雨天时,则需要布置避雷相关的设备与装置,避免施工时所用的精密设备与工作人员受到损伤。若铺设线路经过森林区域,则不仅要调整电线杆的高度,还要针对线路所在区域进行树枝修剪或树木移植。若配电设施施工区域与郊区村镇较近,还需在区域周围放置警告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规避人为造成的安全问题。
3.5建立施工技术管理评估机制
结合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施工过程应建立完整的评估机制,在以往的施工项目基础上,借鉴相应的经验与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阶段性进行评估,提高管理综合水平。比外,还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信息汇总,整理并分析施工中由于工期因素、质量因素、完全因素等出现的管理问题,进一步提升整体施工技术管理结构合理性、高效性,并为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结束语
电力配网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能资源的需求,电力行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速度,为了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与需求不受到影响,在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就需要重点地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其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纪会.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7):114-115.
[2]贾钰.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居舍,2019(15):136.
[3]喻文韬.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科技风,2019(08):198.
[4]候学锋.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