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滨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对农村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经济建设、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步。美丽乡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当前乡村旅游中,接待游客的设施多为宾馆、农家乐等。民宿也是一种接待设施,主要是利用自家闲置、统一改建扩建的房屋,通过经营的方式提供的基础服务,以满足乡村旅游游客的需求做出探讨。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民宿
民宿是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以家庭副业为主,为游客提供的生活住所,也是将按照城市发展需要,构建符合城市化居民特点的民宿。民宿更多的为体验型,每个区域都会形成不同体验,每个民宿的类型也是不同的。我国民宿起步晚,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要适当予以设计策略的有效探讨。
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民宿建设原则
解决乡村的规划和发展问题,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实现民宿建设,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要遵循一定原则。第一,维护用材在地性或地域性,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要结合地区的实地情况,科学工艺,科学取材,利用本地材料创新创意,突出地域特点和高度。第二,保证本地文化融入性,在设计期间,认真研究本地传统文化及历史,结合本地特质的文化历史元素进行设计。第三,遵循策划运营前置性,要遵循市场运营前置的导向原则,策划从经济、社会等多方效益进行推导,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投入与日后运营收入达到均衡点。
第四,提高居住舒适性,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不仅要提高民宿内外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室内设计中,也要运用现代材料及工艺。既要达到有效的保温节能效果,也要舒适宜居。第五,室内室外体验联动性,由于乡村民宿的地理特质,有足够的室内外空间提供给游客,所以室外功能作为室内功能的补充,争取做到多样性,文化性,差异化。做到一户一品,一户一文化,创造回购消费的兴趣点。这也是民宿与宾馆的最大差异。围绕以上这五条设计原则,我们才能为美丽乡村指导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做好正确解读。民宿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民宿设计对策——以汉滨区县河小镇为例
(一)符合村落的空间性质
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在民宿整体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其符合村落的空间性质。自然景观环境在与传统的乡土建设进行结合后,会与自然状态进行融合。县河建筑具有多年的历史,农耕小院、篱笆、古树、小溪作为小镇的本土规划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朝秦暮楚文化。在积极设计和改造工作中,要认识到场地性质,对其尺寸进行合理改造,避免改变原有的村落组成形式。改造完成后,要保证民宿和周边环境融合。同时,还需要保证整个民宿建设与山、水相近,将其作为景观资源,在不破坏自然资源情况下,不遮挡环境视线,促使欣赏视野更广阔,保证视线效果和采光效果的良好获取。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建筑的部分尺寸进行控制,对原有的居民建筑进行保留,在维护原有结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定义,以满足民宿生活、居住、休闲、度假所需。
对室内功能进行优化.
在对民宿进行建设过程中,因为受到当地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在执行期间,还需要结合居民的原有布局方式进行优化。比如:场地内为民宿建筑的主体,在对原有建筑风貌进行保留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结构的加固,促使其功能更完善。尤其是原有民居功能不能满足民宿功能,需要改造提升。
对于住宿期间,其发挥的功能更完善,也是游客的重要休息区域,该区域较为私密,所以,在建设期间,需要给予具体的空间划分,按照平面格局形式,将隔墙拆除,然后对整个房间重新划分。对于民宿的公共位置,在设计期间要更为灵活,公共空间需要开敞舒适、功能完善,住房空间需要光线充足且私密性好,卫生间需要干净明亮。一般主要为建筑的厅堂,原有建筑的厅堂较长,导致住宿面积小,在设计期间,不仅要为住宿空间充足设计,也要保证公共区域更优化。
民宿主题要鲜明,风格要独特。户内室外功能要相互补充,增加休闲、活动、度假体验。结合本地文化,争取做到一户一品,一院一文化,才是民宿之特色。比如,村落内餐饮区域的设计,在一些地区,仅仅为简单的在村道两边,该方式既影响环境卫生也缺乏景观性,在设计的时候,餐饮区域的规划不仅要能满足游客对美食的品尝需要,在维护建筑形态的同时,也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设计不同的空间形式。在餐厅外立面设计大面积的开启窗口,将室外风光作为框景,这样整个餐厅的环境都会更完善。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道路交通为村落的主要部分,保证交通道路系统的完善化,对村落以及民宿产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村落环境美,主要的道路为公路和内部道路。公路为整个村落的主要道路,在对其整合后,可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道路两边设置一些特别的景观。对于村落的内部道路,主要展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所以,在进行规划建设期间,需要将人群和车辆道路分开设置,并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如果是村落的内部,如,步行道的改造,也要对文化的自身特色、整体的村落环境进行积极保护,不仅要为游客的出行提供方便,也要促使其原有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汉滨区县河小镇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很多自驾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村落的内部为步行巷道,为了方便旅游出行,可以在民宿的外部增加公交车站、分散式停车场及循环型旅游观光电瓶车,以满足村落空间有限、散落等特点。多样性交通体系解决夯土特色小镇出行旅游需求。
再造邻里关系,再造产业活力,再现文化底蕴
在对当地原有民居进行改造后,为了在该区域内不形成地理的环境,在对民宿进行改造期间,需要给予场地条件的审核。如:充分利用村内的废弃小学资源。在新教育体制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下,要形成新的布局,可以将学生调整到教育设施更好的学校,然后对废弃的小学进行整改,增加乡村图书馆的功能。在这种图书馆改造后,很多村落里的小孩、老人等不仅会利用空闲时间来到图书馆,游客也可以作为主要的休闲场地。在该环境中,他们不仅能一起完成手工工艺,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会和游客进行交流,增加对地区内历史文化的了解,保证民宿群落不同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比如:手工陶艺坊、土漆漆器馆等,都是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民宿民俗实现非遗,在当地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开发工作,在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活力的同时,也再现了文化底蕴
总结
民宿设计是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主要条件,渗透了村落的故事和事物,为乡村旅游者提供更多生活体验。结合大众的民宿心理需求,为民宿设计提供有效思路,在满足一定功能的情况下,为设计提供创新,以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
参考文献:
[1]庄梅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以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137-139.
[2]李喆.田园综合体建设背景下的关中民宿设计——以渭南市大荔县长安屯村"宅七"为例[J].西北美术,2018(2):135-137.
[3]杨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宿产业环境氛围营造[J].绿色科技,2018(21):245-246.
[4]杨文妍.黄陂杜堂村葛家湾民宿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8(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