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北京市海淀区 100038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形象塑造也提到了重要议程上来。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市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可以使城市在对外竞争中占据主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通水,渠首南阳的城市形象塑造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全面打造南水北调品牌等提升渠首南阳城市形象的策略。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市形象;发展策略
城市形象指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科教文化、建筑景观、整体风格等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资本要素来这里配置,通常情况下,影响力越大的城市,就越能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把无形的财富转化为有形的财富;也有助于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尤其对于渠首地区而言,更是如此。
一、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城市形象塑造的环境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介于长江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两廊中间地带,是中国南北交汇、东西相接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是该省面向西南的重要战略节点,是长三角联系西北内陆的重要通道。同时还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入围第一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一)内部优劣势分析。
1.优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等区域交通环境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便于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库区移民稳定致富和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渠首地区市场规模大、区域面积广、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劳动力富集等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在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部分产业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劣势。集大城乡、大农业、大山区、大库渠于一体,总体上发展不足,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的任务繁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转型升级滞后于全国全省,经济发展传统优势减弱消失而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加之作为水源地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既要水清、又要民富,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任务繁重;贫困人口基数大,一些社会事业领域存在不少短板,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任务繁重;作为人口大市、欠发达地区,各种矛盾相对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任务繁重。
(二)外部环境分析。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加上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市情,又面临着较大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与周边地市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与周边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
二、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城市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通水,渠首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城市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力量分散在不同部门,以至分不清主次,对城市文化和品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不具备意识,城市品牌内容上杂乱,没有形成系统化、条理化,宣传途径和内容单一,尚未形成真正的城市品牌。然而受区域条件限制,在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缺乏系统整合传播,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城市形象定位不够准确、鲜明,主题信息不够突出;二是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的品牌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三是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注意信息的一致性,没有开展长期性、系统性宣传;四是传播的工具、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宣传题材、宣传对象、宣传途径缺乏挖掘和链条化。
以上一系列问题导致目前城市品牌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这与城市发展定位极不相符。
三、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城市形象提升策略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城市形象塑造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南水北调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要全面打造南水北调品牌,借助节庆活动多渠道宣传,并塑造渠首生态文明高地形象,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提升城市软实力。
(一)全面打造南水北调品牌。南水北调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湖北、陕西等地正不竭余力的宣传推介,力争占领舆论高地。但相对而言,河南省对南水北调专项宣传不够,已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仅有南阳市在央视推出了“南水北调源起南阳”的宣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屏幕以头条形式播放,在省会郑州的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全省60家三级甲等医院等公共区域的室内外LED显示屏上播出。虽然对于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整体声势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策划出专题宣传的组合拳,多角度、大力度叫响南水北调品牌,全面提升渠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研究确定全省南水北调旅游宣传的整体品牌,明确主打口号和形象标识,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自品牌,统一全省旅游宣传口径,找准旅游标签,炒热旅游品牌。将南水北调作为全省旅游对内对外宣传的重点,在央视、送水沿线和省内主流媒体上,加大广告投放密度和强度,全面炒热叫响南水北调品牌。同时加强南水北调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使其成为激励、促进渠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借助节庆活动多渠道宣传。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准确把握,为城市品牌形象定位提供参考。提高原有“两节一会”的策划、传播层次与效果,进一步结合渠首地区新建高速公路的实际,设立与旅游结合紧密的环渠首自行车大奖赛,并且可以和周边结合形成盆地自行车大奖赛,加强和促进旅游一体化,进而逐渐形成经济区或城市群。
在进行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除了运用传统的广告、媒体以及公关事件外,也不能忽略个人在城市传播中的作用。该城市千万人口中具有写博客和论坛宣传能力的人至少十万,其宣传能力和效应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提供题材和宣传版本作为网民宣传、转发依据,举办多层次、多方向、多专题的网络宣传大赛,激发宣传动机,多样化、高层次的挖掘和提炼宣传题材和内容,对于热点问题要一定程度的正面炒作,形成经济话题。进一步提高题材的深化宣传能力,可深化宣传,形成合力,打造相关新闻。
(三)塑造渠首生态文明高地形象。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独特的生态地位成为渠首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卖点和新的形象载体。南阳应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的关键机遇,全力构建大旅游生态系统,在网络购票、智慧化检票到智慧化导游、游客流量统计系统等方面应用智慧旅游系统,跨入智慧旅游领域,让旅游便捷舒适,将其打造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大旅游生态系统自发调节功能,以旅游生态文化产业链为产业融合的重要纽带,发挥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立足“中原经济区”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中国南水北调•生态旅游特区”建设为战略实施重点,通过旅游特区的发展与带动,有机地融合产业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将南阳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创新文化,必须从观念更新、观念突围入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创新的思想深入人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要打好科技创新的形象牌,提升城市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敏,於哲.我国滨海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宣传媒介比较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1):106-112.
[2]殷雪涛.城市宣传片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力研究——以五部上海形象宣传片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22):119-121.
[3]王思宇,薛可.宣传片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分析——以上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1):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