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陶启培
[导读] 摘要: 西藏地区是地处地震多发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防御能力至关重要。
        四川万泰隔震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  610051
        摘要: 西藏地区是地处地震多发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防御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及产品、西藏地区地震区划及所发生主要地震、减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情况阐述,展示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状况。介绍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产品种类、相关政策法规,现已采用的减隔震技术的建筑、桥梁、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将来减隔震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表明了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对于减小地震作用所带来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减隔震技术;西藏地区;应用;发展;
        引言
        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在国内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中应用较多,之后在四川、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区逐年增多。在国外如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地区也有着较多的应用。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发布《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1]以来,各省(市、区)相继转发了相关文件,部分省(市、区)如云南、新疆、甘肃等出台了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地方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减隔震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减隔震技术相关技术、产品标准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利于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改善建筑功能,降低综合造价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的社会效益。通过4.20芦山地震等多次强的检验,效果非常明显。
        西藏地区属于我国地震高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老旧建筑较多,工程建设抗震防御灾害的能力较弱。
        1 减隔震技术简介
        1.1减隔震技术
        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
        建筑隔震:即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1.2减隔震产品
        隔震产品包括: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滑轨支座等。
        减震产品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等。
        1.3减隔震技术国内应用情况
        截止目前有超万橦建筑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居全世界首位。
        国内减隔震技术应用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四川、新疆、甘肃等,较典型的减隔震项目有北京新机场、昆明长水机场、成都凯德风尚商住楼、唐山新华文化广场等项目。
        诸多桥梁连续梁跨已采用隔震橡胶支座及阻尼器等减隔震产品,成都二环高架全部采用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2西藏地区地震区划及历史地震发生情况
        西藏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带,是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复杂,差异运动强烈,地壳活动频繁。
        在全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中,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7市、区74县(区)中,地震设防烈度9度0.40g有当雄县、墨脱县2个县,占比2.7%;8度有26个县(区),占比35.1%;7度有46个县(区),占比62.2%;无6度以下设防地区。
        西藏地震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地震强度大。仅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藏境内就发生8级以上大震2次,其中1950年察隅-墨脱8.6级地震是迄今为止我国有记载的最大内陆地震。
        二是地震频度高。据统计,西藏境内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5次,6级以上地震1次。
        三是地震分布广。全区各地市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全区国土面积均处于Ⅶ度(7度)及以上高烈度区。四是在世界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2]
        2013年“8•12”芒康-左贡6.1级地震、2015年“4•25”尼泊尔8.1级地震西藏灾区、2017年“11•18”米林6.9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


        3西藏地区减隔震技术应用的现状
        3.1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现已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项目有:
        (1)2012年拉萨柳梧新区君泰国际商业综合体项目采用隔震技术,创西藏地区首个建筑隔震技术应用项目;
        (2)2018年墨脱县三峡集团项目办公楼采用隔震技术,开启了林芝地区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3)2019年中国科学院地墨脱地球景观与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4)2020年西藏美术馆项目;
        (5)2020年拉林站房工程项目;等。
        3.2桥梁工程减隔震技术的应用
        现已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桥梁工程有:
        (1)拉萨柳梧大桥采用隔震技术;
        (2)西藏林芝大桥;
        (3)拉林铁路全线桥梁项目;等。
        3.3电力建设隔震技术的应用
        国网超高压变电站建设项目,等。
        3.3现国家及西藏地区地方相关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文件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20年
        (3)2017年11月1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原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二、重点任务(九)发展装配化施工技术。引导企业研发应用高原装配式建筑施工安装成套技术、安全防护和质量检验技术,推广预制构件吊装、支撑、校正等施工设备机具,提高技术工艺和组织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减隔震技术,推进减隔震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3]
        (4)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项目事项 行政处罚 中 99对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处罚。
        西藏地区暂无其他相应的技术标准。
        4西藏地区减隔震技术应用发展前瞻
        近几年,全区加大了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和服务,提高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标准,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抗震设防能力。人们对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对质量安全、抗震防灾抵御能力也越来越重视,装配式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项目的数量也随之在逐步增长。
        采用减隔震技术后,上部结构可以降低半度、一度、一度半三个档次[4],建筑的功能得到改善,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后期发生地震后,结构及室内设施不会遭受破坏,人员工作不会被中断,生活秩序正常,有一定的长期社会效益。
        但,纵观现有相关减隔震技术的政策法规来看,西藏地区还无健全的这方面的政策出台,缺乏市场指导引领作用。亦无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监管减隔震技术应用中产品质量,缺乏约束制约条件。
        目前,极少设计院和减隔震技术研发、减隔震产品生产厂家在推动西藏地区的重点项目的应用。
        西藏地区全域地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需要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防御能力。
        西藏地区性于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等极端恶烈气候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对减隔震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等因素要求相对较高,一些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攻关,一些产品还需要更新。
        5结语
        综上,西藏地区是全国极少拥有2个9度地震设防的地区之一,全域7度以上设防,8度以上占比40%,政府应当在加强应急设施、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重点工程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加固和建设民房、位于高烈度区的重要建设工程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采用减隔震技术和新型抗震建筑材料。
        西藏地区减隔震技术应用时间较晚、推广力度不大、已应用项目非常少,可以借鉴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区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方法,由政府引导、企业推动推进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不断提升西藏全域抗震防灾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
        [2]西藏举行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2020年4月26日.
        [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原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年11月14日.
        作者简介:陶启培(出生1974-2),建造师,本科,主要从事工程 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