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旗1 官景明2
[导读] 摘要:不同地区土质条件不同,道路工程难免遇到软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较大且渗透力较低,对道路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身份证号码:61011319850106xxxx;2身份证号码:61043119850117xxxx
        摘要:不同地区土质条件不同,道路工程难免遇到软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较大且渗透力较低,对道路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提高地基结构稳固性,需要对不满足要求的土层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增强道路工程地基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效果。所以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正确选择处理方法,并做好施工前期和后期的相关工作。本文就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
        道路工程建设发展对推动城市化建设、便捷人们出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工程建设遇到软土地质条件,若不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会直接降低道路工程整体质量,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易引发安全问题。为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符合规范,须加强对环节的把控以及正确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做好质量关。软土地基最重要的力学特性是透水性差、压缩性高、沉降速度较快、结构不够均匀,所以处治理念都是在围绕科学性排水,来达到增加软土地基的稳固。目前现阶段处理软土地基主要采用换填法、强夯法、碎石桩法、抛石挤淤法等,工程技术人员需加强了解各项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过程,结合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一、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类型分析
        (一)换填处理方法
        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且应用程度较高,主要适用于路堤填方高度不超过三米,软土层厚度不超过1.5米的地基路段[1]。首先,先利用相关设备将软土层挖出,将事先准备好的好料以分层回填的方式填入坑中,并做好压实工作。一般所使用的好料材质主要为渗水能力较强的卵石、片石等。需要注意的是所处理的地基路段应在同一天内完成,若地基路段处理工作量较大,应对其合理分段,并对每一段规划好处理方案后开展处理工作。在换填处理方法应用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要求。①采取振动等方法提高换填材料的密实度。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换填铺筑,并利用压实机具进行分层压实。应确保下层材料密实度达到标准后,才能继续铺筑进行上层。②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试验,得出换填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值。③为保护软弱土层表面不受损坏,在基坑开挖操作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回填工作。
        (二)强夯法处理方法
        该方法须合理设置重锤自由下落高度,重锤在指定高度下落至土层,对土层进行夯击操作,土层在力作用下能够使地基固结,以达到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受重锤击实效果,土层颗粒挤压变形,挤密过程中,土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通常情况下一般选用十至二十五吨重量的重锤,高度一般设置在离土层十至二十五米。该方法主要使用于黏性软土地基、碎石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等[2]。
        (三)排水砂垫层处理方法
        砂垫层铺设在路堤底部,形成排水面,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土的硬度和支撑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软土地基都适合,该处理方法只适用于软土层较薄且含水量稍低的情况,砂垫层才能发挥作用。为了确保砂垫层能够发挥作用,促进地基高效排水,应加强重视垫层材料选择。砂垫层厚度应保持在0.6-1米范围内,并选取性能较好的粘性土敷设在砂垫层上,可阻断水进入路基。
        (四)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方法
        利用水泥、水等材料,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搅拌操作后在地基周围形成桩体,并与软土地基有效结合,使地基更加稳固,承载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但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基,通常淤泥质土等类型的路基可采用该方法,而针对天然含水量超百分之七十、PH值低于4的路基不可采用该方法。
        (五)碎石桩处理方法
        利用打桩机将配比正确且搅拌均匀的材料制作成柱状体,一般材料涉及水泥、碎石等。碎石桩自身的粘度、强度等性能均较强,每个碎石桩之间能够实现紧密连接,形成复合地基。但想要保障碎石桩的应用价值,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原材料的强度等级进行合理控制,以及在配比、搅拌等过程中正确把控时间、力度等。


        (六)石灰浅坑处理方法
        对于石灰浅坑处理方法来说,其所适用的软土地基类型较多,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先进行挖坑工作,挖坑深度在一米范围左右,挖坑面积为边长四十至五十厘米的正方形或圆形。其次在第二天将坑中渗出的水进行处理排出,并放入生石灰,生石灰高度为坑深度的三分之一,放完后进行回填碾压。另外,在挖坑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注意,轻度松软路段挖坑的行距、坑与坑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五至六米,重度松软路段行距和距离应保持在三至四米。
        (七)堆载预压处理方法
        道路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可选取大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以达到稳定地基、增强地基强度、避免地基沉降的效果[3]。在预压过程中当地基强度等参数值符合要求后,可将荷载去除。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借助过多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整体应用价值较高。
        二、提高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对策
        现阶段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整体处理效果不足,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对软土地基的类型了解不全面,相关处理方法掌握不到位,且针对软土地基处理也未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处理工作开展前缺乏现场勘查,以及在道路工程施工结束后也缺少规范有效的验收环节,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水平一直得不到实质提升。所以针对以上处理存在问题,还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求。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方面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开展前,应由相关人员做好对现场的地质勘查工作,包括软土地基路段的测绘调查、该路段区域所处的地质地形等条件、软土地基具体的形成原因、该地基的深度以及该地基周边存在的已有建筑设施等。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勘测方法,通常情况下可借助原位测试法、钻探式勘查法等。待所有的勘查项目结束后,根据勘查结果数据开展相关计算工作,评估和确定软土地基相关参数值,如沉降性、承载能力等。另一方面根据勘测结果,结合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和软土地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便于后期处理过程中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二)做好人员培训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类型较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类型也相对较多,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还受施工环境、施工进度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多种处理方法联用的情况,导致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较高难度。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的能力至关重要,需要在处理工作开展前,借助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综合能力,确保处理过程中各项操作规范合理。
        (三)完善施工监督和施工验收工作
        首先处理过程中应由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管,制止违规操作,在要求其立即整改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惩治。并做好安全检查,可有效发现安全隐患进行防范,以提高软土地基整体处理质量。其次在处理施工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验收,根据图纸、设计标准等对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不正确的地方及时作出整改,确保软土地基各项条件符合标准要求后,才能开展道路工程其他施工项目,为道路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可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所以为了提高地基处理效果,保障地基承载能力等相关参数符合技术要求,需要通过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开展质量监督和验收、实施人员培训等方式为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开展提供基础条件,才能促使处理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高效正确选用处理方法提高软土地基整体性能,推动道路工程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陈凤云.关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1722.
        [2]惠济斌.市政道路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20,(7):323.
        [3]郝腾飞,陈延伟.浅析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6):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