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国学经典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罗嫚
[导读] 德育是教育之根本,成材需先立德修身、爱党爱国、奉公守法、自强不息,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严格遵循树德育人、弘德承道的教育思想,同时借助我国浩瀚无涯的国学经典,小到好好学习、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的品德素养的培育,大到热爱国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仰熏陶,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读古今圣贤书,行文明和谐之事,让国学经典中的品德哲理如春风化雨般浸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罗嫚   湖南省邵东市一中振华实验学校
【摘要】德育是教育之根本,成材需先立德修身、爱党爱国、奉公守法、自强不息,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严格遵循树德育人、弘德承道的教育思想,同时借助我国浩瀚无涯的国学经典,小到好好学习、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的品德素养的培育,大到热爱国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仰熏陶,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读古今圣贤书,行文明和谐之事,让国学经典中的品德哲理如春风化雨般浸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国学经典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57-01

        引言:
        初中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者和管理者,对全班学生的德育教育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而不只是局限在班规建设和监督中,更要积极贯彻“三学一立”的德育思想,有机结合富含德育哲理的国学经典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明礼尚德、尊师亲友,孝顺长辈、遵纪守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树立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光荣信仰,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栽培出一批批拥有高尚品德修养和忠于党和国家的有志之士。
        一、德育之道,环境陶冶为先
        三字经中有云“性相近,习相远”、“昔孟母,择邻处”,都在强调德性培养的环境十分重要,只有创建出浓厚的德育氛围,才能让品德修养如春风化雨细无声般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初中正值学生有自己主见,需要张扬自己个性的年龄段,如果硬性管教,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学生更加叛逆。品德教育,育心为上,要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班级环境的影响。同时国学经典中有非常多的名言警句,无一不透露出先哲在为人处世上的智慧,而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守礼、明德扬善等思想依然是现代化德育教育可以结合的宝贵素材。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融合国学经典智慧和品德修养,从学生进入班级的那一刻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德行修养的氛围[1]。班主任可以在教室中张贴国学经典中的格言,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劝人珍惜光阴、有荣辱心、明事理知礼节,不好高骛远,从小事做起的道理,从而让学生能够每日从这些格言中警醒自己,约束自己和提升自己。同时教室还应当设置国学经典读书角,让学生借阅或交换书籍进行阅读扩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礼仪文化素养。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朗读会、手抄报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会等,将德育教育实现阶梯式、系统性的贯彻,用充满德育氛围的教室设计和活动开展,淋漓尽致的体现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国学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
        二、价值引领,守正笃行
        “三学三立”理念中要求教师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爱国情怀、报国之志,阅读国学爱国和奉公守法的国学经典内涵,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如《礼记》有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语》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等爱国教育思想。同时班主任还要让学生多多阅读爱国主义的国学经典故事,比如悍勇报国的岳飞、保家卫国的霍去病、文天祥、辛弃疾、誓死忠于国家的刘胡兰、忠肝义胆的谭嗣同等人物的故事。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会上以他们为例,适时融合当代社会主义要求青年具备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歌颂为祖国作出英勇牺牲和艰苦奋斗的先烈前辈们,为祖国今日之富强、国泰民安的成就所骄傲,相信定期组织学生了解祖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红色历史资料,定能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生出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三、实践体验 知行合一
        论语有云:“言必信,行必果”,俗语说:“实践出真知”,国学经典中关于德育智慧都是取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反观和证实,当代德育教育也应当如此,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效果和价值,切实让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在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2]。班主任可以利用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开展实践活动。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建立生态发展观对于未来人类地球家园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郊外去种树,或者扮演校园花草的志愿守卫者,在有人乱踩草坪时进行适时的制止,并为校园生态绿化亲手制作标语,从而将生态绿化的价值观贯穿在行动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平时与同学相处中,做到诚信、友善、和谐、尊重和平等,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应当适时结合国学经典来进行教育,并且让他们记背相应的国学经典名言,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四、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大家长,就要承担起学生品德教育、爱国思想教育、正确价值观引导等多方面的教育,并且有效将国学经典的德育智慧与启迪渗透进班级建设中,给学生创建一个传统美德氛围浓厚的班级环境,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从而培育出一批具有君子品格、崇高志向的国家栋梁础》课的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林.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4+227.
[2]黄利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