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娜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南海供电局 528225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作为结算电费依据的电能计量装置如果存在误差,就会影响供用电双方的利益。为了使电力计量公平合理,必须找出引发误差的原因,并对相应问题进行改进。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电量追补;误差补偿
1电能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1.1电量计量装置安装失误
电量计量装置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安装连线方式存在问题,没有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安装连接。电量计量装置的安装连接,需要经过互感器接入三相电计量表中,而互感器内部结构复杂,二次线数量较多,首先需要从放线、绑扎开始连接电能表和互感器,容易出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谨慎细致。另外,电量计量装置中各个设备的搭配不当也会导致计量误差,比如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情况与实际相差甚远、在设备搭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各部件之间的角差和比差,使得电量计量装置安装结果与规范标准差异较大。
1.2电压失压
由于压失压所造成的电量计量误差,是电计量产生误差最常见的方式,这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互感器中的保险可能会被熔断,从而造成电压不稳定,最终导致电量计量装置出现差错。主要原因有多种,例如互感器使用的保险质量不达标,互感器存在安装问题或者总用电量超过负载等。另外,电压保险被破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雷电天气或者是保险熔断的同时发生了氧化反应。
1.3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
电压互感器出现问题也是电量计量产生误差的一大原因,这是由于电压互感器本身出现了绕组短路的现象,或者是因为绝缘穿透而造成的电压失压,再加上电流互感器一些地方出现故障导致电流失流,但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压互感器受到雷击的影响或者电压负荷超载而导致的。
1.4电力企业的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内部仍然没有建立起全面高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员工在工作中分工非常不明确,也没有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甚至对于一些关键的节点都没有控制到位,比如设备的定期检修、用电数据的审核等,导致实际存在的误差较大。另外,由于电力企业的领导层没有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使得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较低,不能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导致设备运行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2降低电能计量误差的改进措施
2.1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在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安装时,应该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计量设备操作章程进行操作,使安装过程严谨合格。在电能表的选择上要选择多功能的、稳定性高的电能表;对于互感器的选择也应该选择复合式的电流互感器。电力互感器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一般在额定负荷条件下可以保障电能计量的精确度,因此在安装时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互感器在额定负荷下运行,不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在安装时的检测,可以测试电流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表的精确度;要设置专用的计量装置二次回路,与测量和保护回路区分开,严谨共用;进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操作时,要严格遵照有关技术要求执行,选择二次回路钢导线。
2.2电能更正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不但要善于发现和及时纠正,更要根据现场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的方法来达到电能更正的目的,从而保证计量的公平,保证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计量检定机构在电能更正的方法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结算的公平、公正。电能更正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技术的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对电能进行准确的更正,才能减少因为电能计量故障而带来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用电秩序。
2.3采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
要对于窃电现象进行提前掌握,有必要对电力供应范围内的用电行为进行提前把握。
比如在居民区的用电,主要用于照明和动力用电量,在计量消耗的电能时就要运用科学、合理、充足的数据支撑进行合理计算。并且,考虑到大多数的居民区用电都使用供应照明设备和动力设备,因此要在计量电量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最好要做到表闸分开,对照明设备和动力设备进行分开计量的方式。
3电量退补方法
3.1计算法
对于出现的电量计量差错,通常情况下要对退电量进行准确计算处理,也可以更正电量计量的系数关系。用计算法求退、补电量,必须先求出更正系数K,更正系数为正确电量与错误计量期间电量之比,可表示为:
式中——正确电量,kW·h;
——错误计量期间的电量,kW·h;
当K>1,用户补交少计的电量费用;当K<1时表示应向用户退还多计的电量费用。由式可见,只要能求出更正系数K,就可以根据错误计量期间的抄见电量求出正确电量,即W0=KW。更正系数,可通过实际测量求得,也可以通过对错误接线的线路分析求得。因此,只要分析出电能表在错误接线情况下反映的功率,就可以求出K:
式中——正确接线情况电能表显示的功率;
——错误计量期间电能表显示的功率。
对于配网计量中常见的三相三线两元件接线,其更正系数一般表示为:
根据计量系统记录的各项数据,可计算出用户的实际更正系数,利用更正系数法科学有效地开展电量退补工作。
不同的错误接线情况求出的更正系数是各不相同的,对同一种错误接线,在不同的功率因数下,更正系数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符合实际的平均功率因数作为计算更正系数的依据。
3.2倒推法
倒推法通常适用于不平衡的三相用电,但是由于每个用户对于两相电、三相电的用电量不一样,所以如果选用计算更正系数的方法,会与实际情况的偏差较大,所以在电量计量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选用倒推核算,但是切记不能忽略变压器的电量耗损。同时,由于变压器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可能会使得记录的损耗值与实际的损耗值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倒推法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准确确定出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率,但是由于变压器本身的特性和负载情况的影响,会使得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3类比法
类比法主要应用于电量计量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例如电能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计量、压保险被烧毁等。类比法包括横向类比法和纵向类比法,横向类比法主要是年度类比,将用户该时间段的用电量与去年同一时间段的用电量进行比较,并通过查看用户用电的负载情况,最终确定出用户的用电量,所以横向类比法一般适用于学校、农业领域等一些随着季节变化而用电量差异较大的单位。纵向类比法主要是比较用户最近几个月的用电量,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出用电量的准确范围,所以纵向类比法一般适用于大型工厂、商业区、居民等用户。
4结束语
计量误差和电量退补是目前电力企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最终的计量数据不准确,因此选用科学合理的电量退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选择高效的电量计量方法为电量退补提供可靠的数据,强化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去进行电量退补工作,这样才能维护用电企业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从而使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晓林,任伟,张振铎,阳星,曾翔君数字化变电站合并单元插值误差对于电能计量的影响[J].电测与仪表,2017,54(11).
[2]高建立.电能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及电量退补的研究[J].电子乐园,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