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小龙虾养殖插秧前田间生产技术关键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邵徽禹
[导读] 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大力倡导种养结合模式,
        邵徽禹
        永修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永修  330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大力倡导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小龙虾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这种动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基于水稻绿色种植模式下在插秧前养殖,不仅可以保证小龙虾的良好生长,并且小龙虾的排泄物不但可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也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分别从稻田选择、虾苗投放、水草管理入手,讨论养殖管理方法,希望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稻田;小龙虾养殖;田间;生产技术

        小龙虾的味道鲜美,市场需求较大,近年来对其养殖技术的分析越来越多,以往人们在稻田中养殖养鱼、养蟹、养蛙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将小龙虾养殖与稻田种植结合成为新的养殖模式,以下对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一、稻田工程
        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养殖户在2月底之前会完成工程改造工作,否则会对上半年的稻田小龙虾养殖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水稻的正常种植造成一些影响。一般来说开沟面积不可超出总养殖面积的10%(有的地方可以推广无环沟养殖),虾沟的形状主要为U型、口型和I型。在稻田的选择中,主要是利用硬泥性的土埂,之后设置成宽度和深度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的水沟,将水深控制在5厘米左右,同时在田埂周边要设置深1米、宽2-4米的环水沟,对喂食小龙虾具有帮助作用。为了避免沟坡坍塌,一般不建议沟坡设置过陡。进入12月份需要在四周安装40厘米高的塑料膜,避免小龙虾外逃。
二、水草管理
        对于老塘口来说,可以在上年年末移植水草,一般来说新开挖稻田的水草移植工作要在3月上旬之前完成,农民需要将水草植株控制在3米左右,行距为8-10米为宜,一般使用专用水草肥料,对水藻的健康生长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如果水草长势过猛或者种植过密需要合理割除,一般将水草覆盖率控制在60%,如果水草过少,小龙虾就会失去其隐蔽场所,也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果水草过多可能会导致夜间好氧加重,在捕捞小龙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不便[1]。
三、清除杂鱼
        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稻田中如果存在大量的野杂鱼,会消耗大量氧气,也会和小龙虾争夺饲料,并且容易污染水体,使得养殖成本增加。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进水进行过滤,主要使用60目过滤网,同时在放苗之前需要做好杀灭杂鱼工作,比如定期用茶粨杀鱼的方法。
四、虾苗投放
        对于新开挖的稻田来说,投放虾苗一般在3月初-5月初,期间需要考虑到稻田水草条件,也需要结合市场情况对品种进行合理选择,通常会选择本地品种,如果从外地引进要对运输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通常不得超过2小时。如果是在稻田补放小龙虾,主要是在3月末对繁殖过的亲虾以及多余的虾苗进行捕捞,然后在4月份轮补轮放,通过该方法可以对水体空间充分利用,提升养殖效益。具体说来:对于大虾来说需要投放30-45千克/亩的虾苗,采用自繁自养模式投放亲虾30千克/亩。在投放亲虾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个体重量满足35克、生长期超过10月、形体标准、附肢健全、生命力强大。如果是外地运输来的淡水小龙虾,在养殖前需要进行淋洗和消毒,这个操作过程要考虑到气温以及小龙虾的忍受程度,之后使用稻田水进行3次淋洗,转移到水草较多的浅水区。在养殖虾苗期间主要是在大田设置虾笼,不过虾笼的设置时间不可过长,一般在20分钟就要取出[2]。


五、错时投放
        对于部分3月之后开挖的稻田,可能错过春季投放时机,所以需要提前进行水稻种植,完成早稻种植后,可以在7月至8月期间投放亲虾,一般投放量为10-15千克/亩,该措施可以为次年小龙虾养殖和繁育做好准备。
六、青苔防控
        在气温不断升高的季节中青苔防控是重难点,如果水体过瘦就会出现大量青苔影响小龙虾的活动和呼吸,所以需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控制,具体说来:首先需要在前期做好肥水工作,在冬季需要及时清除野杂鱼;其次需要对水位合理控制,一般稻田水面高度在50-60厘米,在春夏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可以将水位调节到30-40厘米,4月初可以将水位控制在60厘米左右,并且确保水位稳定,如果稻田中的青苔较多,需要采取人工拉网的方式有效处理,也可以利用竹竿将青苔不断推向一个方向之后集中捕捞。此外,采用药物处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主要为腐植酸钠与氨基酸配合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光合作用,起到肥水效果[3]。
七、水质调节
        小龙虾的种苗繁育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养殖效益,为此需要农民在上年度秋季收获时预留40-50厘米的稻桩,在春季到来之后,稻田中存在的部分残留秸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速腐烂使得水质很差,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水,以此合理控制水质,避免由于缺氧造成小龙虾食欲减退和出现传染性疾病,为此要求农民使用厌氧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配合使用[4]。
八、科学投喂
        一般来说小龙虾开口进食时间较早,需要农民在2月上旬适量投喂,在水温达到10℃时增加投喂量,同时要根据虾苗的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在前期主要喂食菜籽、豆粉有利于幼虾的生长,可以达到提前上市的目标。在饲料的喂食中,以动物饲料和植物性饵料为主,其中鱼粉、虾粉、猪血、猪肝肺是主要的动物饲料,豆粉、豆饼、米糠、麦麸、水生植物是主要的植物性饵料,农民需要对日投放量合理控制,一般早、晚各一次,避免饲料剩余过多,其中动物性饲料占小龙虾体重的8%-12%,配合饲料占养虾总养殖量的5%-35%。主要密切观察小龙虾吃食情况。
九、及时捕捞
        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捕捞环节至关重要,诸多农民在养殖一年小龙虾后,次年3月至4月迟迟没有捕捞,导致小龙虾肉少壳多,这样一来容易错过小龙虾销售的最好时机,与此同时该阶段是小龙虾快速生长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果推迟捕捞会占用幼虾生长的空间。此外,老虾的生长能力减弱,在气温升高的环境下,如果不及时调水,也容易导致水体变质和提前死亡。因此需要农民在3月份及时将已经繁殖过的亲虾打捞出售,以此让要想更快的生长。到4月上旬到5月份,幼虾个体达到4厘米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下地笼,将虾苗捕捉和出售。如果采取繁养分离模式,当小龙虾达到400尾/千克时可以转田,期间要避免强阳光和大风天气操作。
十、巡田检查
        小龙虾在春季活动量大大降低,不过在晴朗天气时喜欢出来觅食,就需要农民对小龙虾的活动和采食情况密切观察,同时还需要监测稻田水质以及水草的生长情况,分析养殖设施是否完好,避免出现小龙虾逃跑问题,一旦发现相关问题要及时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龙虾的水稻养殖模式下,可以对水稻田空间合理利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养殖小龙虾需要对稻田加强管理,科学进行虾苗投放和饲料喂食,同时也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保证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敏.安徽省2019年小龙虾行情信息分析与建议[J].科学养鱼,2019,(12):1-3.
[2]袁诚,赵建华,程艳华.稻田小龙虾全程不换水绿色高效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19,(9):83-86.
[3]洪家春.新挖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学养鱼,2019,(5):32-33.
[4]姚红卫.浅析芜湖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9):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