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政府农牧科,810016,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低碳经济观念深入人心,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的建设可以根据改进农村环境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围绕新农村的建设改革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改革步伐的推入,我国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农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经济,所以做好农业的现代化指导可以使农村的经济收益提高。其次,引入现代化的农耕技术来提高种植物的产量,可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收益,同时这也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如果农村农业种植秉承可持续发展理论,那么这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现有的种植产业进行规划,还可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相适应,让改善后的农村生态环境形成自己的产业化结构和可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现阶段中,只有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同时,对于生态农业提出的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对要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加工提取,化废为宝或是让其最终成为排放也不影响环境的物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存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这不仅导致了生态平衡被破坏,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过度开发了自然资源,原有的生态平衡必将被破坏,在此条件下发展农业建设是不会长久的,它必将随着资源的流失而走向衰弱。这个时候,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能最大程度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1]。
二、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改变观念来促进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取大量的金钱,这也就导致部分农民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个时候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只有随着农民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才会得到保护,生态农业经济也才能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进行,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计划也才能落到实处。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应该告诉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金山银山终将化为空山。而当做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农民终会收获绿水青山并得到取之不尽的财富。其次应该告诉农民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有利于视觉的提升,更是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要求[2]。
(二)政府指导发展农业
政府根据大数据可以为生态农业经济提供科学的农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指导农民如何进行正确的农业种植的最有利方法之一。并且当作物成熟了以后,政府更可以通过之前的科学指导对作物进行分批采摘来使农民实现作物的利润最大化。
同时对于采摘后的废弃物例如采摘玉米剩下的秸秆,政府还可以组织统一回收进行二次加工成生活用品进行销售等。这不仅仅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上的收益,还可以更好的促进自然资源更有效的利用,避免资源的无意义的浪费。另外,由于政府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知道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所以在政府的干预下可以避免农民盲目的跟风种植而导致收益不佳。同时,政府拥有大量的专家资源,一方面在农民的生产作物生病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指派专家来对作物生产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在最初的种植时,政府可以通过指导让农民选择到更加适合自己土地的生产作物,最终使农民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3]。
(三)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化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现代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利用,同时结合科学的农业种植计划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大力使用现代化的机械来种植作物和采摘作物,不仅仅降低了劳动中人力参与的部分,更降低了种植的经济成本以及种植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在持续干旱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来使作物得到水分的补充,避免作物因为干旱而死亡。另一方面,在作物遇到重大的病虫害侵袭时,可以利用现代的化学药物驱逐害虫,让作物恢复健康。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加快种植作物的速度,扩大作物种植的规模,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农民的收益。
(四)合理利用自然的资源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地势复杂,在不同的地区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以及不同的农作物。例如在海南由于日照充足,四季如春,一年就可以种植三次稻米,而在北方青藏高原一年种植一季小麦、油菜,这个时候如何选择的品种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另外,在海拔比较高的地区,更适合种植耐寒作物,小麦,青稞]。
(五)完善农业产业链
在一株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从种子的购买、肥料的选择、虫害的去除、作物的采收等过程来讲,这些完全是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实现农民产量最多、收益最高。同时,因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农民可以在市场上采购到最优质的种子、最适宜的肥料和除虫剂。另外,由于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在作物的采摘和销售等方面也可以实现在最合适的日期内采摘来让消费者获得最优质的农产品。从而在某一方面而言,由于这些农产品会更能被消费者认可,所以它的销量也会比其他的农产品的销量高很多。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可以利用网络来建成一条龙服务,并逐步实现当地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就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而言,如何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此而言,人们应该站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产业链。同时,就另一方面而言,我们需要树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根据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做到青山和金山双收的局面。并且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的积极性也是应该被考虑的因素之一,只有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都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才会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妥.关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8:106-107.
[2]冯博,樊磊磊.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08:41-44.
[3]李方利,丁孟春.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6:64-69+100.
[4]高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9,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