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刘春凤
[导读] 农村集体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拥有生产资料
       刘春凤
        黑龙江省嫩江市伊拉哈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161499 黑龙江嫩江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拥有生产资料、全体成员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取得劳动报酬的传统集体经济模式不同,是一种所有权关系更加明晰、成员主体更加清晰、管理更加民主、分配更加灵活和去行政化的新型集体经济。这种农村集体经济在有效组织农民、对接国家资源、激发农村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应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动力引擎。然而,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缓慢,难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化土地、金融、财税等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一.引言与核心问题
        关于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曾提出“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在这一伟大战略构想指引下,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第一个飞跃”已经顺利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条件也渐趋成熟。可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为顺应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趋势,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首次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深刻指明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到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治高度,凸显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应充分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政策机遇和要素供给机遇,找准功能定位,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1 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的强弱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也决定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乡村振兴背景下,应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发挥头雁领航作用。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使其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二是配强村委会班子。实施基层支部建设“堡垒工程”,通过培养党员中的“新生代”力量,把那些思维活跃、思想观念解放、文化程度较高、事业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通过考察吸纳到村委会,使其成为村委会班子成员三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可以借鉴国有企业的做法,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建到产业上,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设到哪里”.
2.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解发展难题
        从总体上看,农村集体经济还在起步阶段,要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瓶颈制约,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解决土地难题。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政策,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把乡村发展建设用地纳入其中,并适当提高其比例,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难问题。实践中,可考虑不同行政村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村制宜。

如对城镇化程度高、已经实现集中居住的村,要尽快落实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预留用地。
        二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破解资金瓶颈。当前,资金问题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须通过调整和完善财税和金融政策,强化财税金融支持,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例如可以在财政方面,严格落实“四个优先”要求,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资金、财政、税费等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补齐人才短板,强化智力支撑。应推进财政、金融、社保政策创新,吸引不同类型人才返乡入乡创业,补齐乡村人才短板,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撑。
2.3 做好县级层面设计,强化政府引导
        应以县为基本单元,做好设计和发展规划,引导乡镇和行政村合理选择产业和发展模式,避免雷同化发展和同质化竞争。
        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种养业。县级单元应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制定农产品种养结构调整规划方案,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引导乡镇和行政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调整种养结构。
        二是制定农村电商发展服务指导方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借助“互联网+”开辟特色新路子,通过“电商+”带动农副特产品产业发展,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服务引导。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商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支持和引导涉农经营主体开展网上售卖服务。
2.4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发展新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突出当地特色优势,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是传统农业村镇应做好“农业文章”。传统农业村镇应充分利用农业基础优势,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二是城区近郊村镇应做好“商贸服文章”。城区近郊村镇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交通等优势,通过资产租赁、合作经营、组建劳务公司等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也可以通过提供农业配套服务、中介服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是生态资源丰富村镇应做好“生态文章”。对于生态和环境优势比较突出的村镇,应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打造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等绿色生态旅游农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五)提升村民集体意识,凝聚发展合力
        鉴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农村集体经济弊端,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分”的思想不断固化,农民集体意识淡薄,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提升村民集体意识,增强村民集体认同感,凝聚发展合力。
        一是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农民的集体观念、集体责任感和集体经济认同感,形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二是以制度明晰“公私”边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要在清产核资、界定成员的基础上,规范建立村民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界定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的边界,以严格的制度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权和集体财产权。
1]李翠菊.刍议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3.
[2]姬萍.探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19(1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