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会 通讯作者:杨林秀
昆明市海口林场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植树造林的力度越来越大。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退牧还林虽然使林土面积越来越大但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了难度。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式虽然见效快,但是对未来的林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而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化学用品对树木的伤害,保证树木健康,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无公害
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多是使用化学成分较多,毒性较大的防虫害药品。这种病虫害防治药品见效快,效果好,但是毕竟是有大量的有毒化学成分,这种防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影响,这些化学成分会对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周边居民的用水安全。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技术可以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污染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一、应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性
在当下的发展环境中,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而林业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林业工作不仅关系着生态环境还影响着民生经济。而防治病虫害是林业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中多是利用化学药品来消灭害虫,这种防治方式效果明显,但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我国是林业大国,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因此也是林业病虫害多发的国家之一,若不能及时防治病虫害则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传统的方式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并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1]。近些年,我国大力号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大环境中,必须要对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改善,采用新型的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可以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前提下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其主要是采用物理方式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方式来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采用无公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扩散,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无公害防治工作符合当下的核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的平衡之道。
二、影响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
(一)林业管理方式不科学
在当下的林业管理工作中,多是重视经济收益大于重视对林业整体工作的统筹管理,这样的林业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再加上林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不能科学合理的管理林业,带来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林业损失。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人工造林的种植密度过大,使得树林中的空气流动性差,透气性低,光照不足,这中生存环境下长成的林木不仅生长状况不好,还极易发生病虫害,这会给后期的林业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当下有部分林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人工造林的成林率而忽视林业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尽早改变这种错误思想,就会使得病虫害的影响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
(二)天然林占整体林业比例偏低
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出现了全球变暖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这使得很多的国家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部分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例如人类就需要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而绿色植物与我们相反,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来进行生命活动,这与人类刚好是一个循环过程。
因此我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提升了森林覆盖率,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做的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人工造林的林木品种单一,结构搭配不合理,使得森林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较低。而天然林有着很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着完整的生态系统,不易发生病虫害。人工林和天然林相比,更容易出现病虫害,对整个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3]。
三、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加强森林管理工作
要想推进无公害防治病虫害工作进程就必须要加强整个森林管理工作。而加强森林管理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的树苗品种,并且增加树苗种类,提高种植水平。另外,管理人员要以打造生态林为工作重点,促进生态建设,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森林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扩大林业生态链,增加经济收益;
2、密切关注林业的市场变化,根据变化随时调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良性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3、定期定时定量地施肥,提高林业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营养含量,这种方式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业发展水平还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4、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防治人为破坏,加大对森林管理工作的监察力度。
(二)完善病虫害监测预防系统
在森林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中必须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善病虫害的监测预防系统。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以让工作人员在病虫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有重点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不需要大规模地喷洒杀虫药剂,这样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林业管理人员如果能掌握害虫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以及当地的实时气候变化情况就能够及时地进行病虫害预防,科学调整工作方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规模的经济损失。
(三)运用科学的手段预防病虫害
科学预防病虫害的手段主要由两种,一是生物防治病虫害,害虫必然也有其天敌,利用其天敌来消灭害虫是最自然的防治方式,引入天敌,增加森林内的昆虫数量,降低害虫密度,可以有效地维护林业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鸟类,道理和引入天敌相同,在林区内大量设置人工鸟巢,用益鸟来捕食害虫,这种天然的防治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保证林业地区的生态完整性,还可以有效地消灭病虫害。
二是机械防治病虫害,常见的机械防治病虫害方式是机械捕杀害虫,这种方式有较好的效果,例如使用捕鼠夹和粘鼠板来防治鼠害,用机械深翻的方式消灭害虫的幼种,用机械诱捕的方式来捕捉成虫;除了常规的机械防治方式外还可以使用物理阻隔的方式,通过在害虫的繁殖和迁徙的路径上设置有毒的阻隔装置来控制病虫害的繁衍和扩大;在培育树种的过程中可以将种子高温加热处理或是高温暴晒树种,这种高温处理的方式不仅能消灭种子中的虫卵还可以驱逐成虫的侵扰。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也都在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改变。对于林业而言,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就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无公害防治工作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方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的工作重心在预防不在治理。无公害防治可以有效地提供林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大力推广这种防治方式,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提高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并加大研究力度,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从各个方面将无公害防治技术落到实处,促进我国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迎春,关丽萍,张华伟,等.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0,(9):33-34.
[2]朱小明.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14):96-97.
[3]杨明旭.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