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晴
福州长乐机场海关
摘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各行企业在整合自身优势的同时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理念,而知识产权法律就是保护创造者各项权益的基础依据。本文通过了解知识产权法律对科学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保护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基于知识产权法律全面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内容。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科学技术;创新;
1.分析知识产权法律对科学技术创新的作用
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投入大、风险高的劳动活动,最终成果具有共享性和扩散性等特点,所以若是无法解决外部问题,让人们随意利用他人技术成果,不仅无法保障创造者的各项权益,而且会影响其他人参与科学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结合知识产权法律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全面保护,一方面能保障技术创新成果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实现最大化的技术创新价值。第二,有助于配备完善资源。依据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技术创新内容,向社会群众展现相关专利文献,同时结合产权信息再次创新研究,降低费用支出和时运消耗,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会在全过程中为技术创新配备完善资源[1]。第三,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中研制新成果只是企业占据市场的第一步,要想获取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要根据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全面保护技术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占据一方市场。
2.目前我国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保护情况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快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企业在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要结合实践工作进行全面保护,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现创新技术优势,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了解当前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可知,以知识产权法律为依据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第一,工作意识过于单薄。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并没有系统化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改革开放后期受传统思想意识的限制,知识产权理念得不到大众的关注,企业忽视了由知识产权带来的无形资产,这样难以在实践发展中提出适宜的管理对策;第二,产权权属不明确。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得到了全面优化,但产权权属问题也越发显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共同发明与个人发明的权限划分不明确,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平台在合作发明中区别对待产权等,这样不仅会在沟通交流中产生利益矛盾,而且会影响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呈现效果;第三,无法全面保护和利用产权。由于我国企业发展并不重视技术创新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且没有结实践工作进行有效保护,这样既会损耗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又会影响企业自身品牌与外在形象。
3.如何基于知识产权法律全面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工作
3.1通过发展产权商业化,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科研成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断革新,其中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院校相继提出了技术转移中心,并明确了以下工作内容:第一,确定技术转移中心的位置。
在时代变迁中,技术转移要从市场角度入手,在政府为其提供独立发展权利的基础上,对实践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并科学调节技术中心与高校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在商业转换中获取更多效益。同时,还要让高校在此基础上获取对应的知识产权,这样能在发展中实现双赢;第二,帮助企业与高校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两者都是专利的创造者和持有者,要想让两者在不断发展中实现合作创新,要在加快高校技术转移速度的基础上,依据政府力量构建与之相关的信息公众平台,这样不仅能整理所有专利项目,避免后期管理出现重复现象,而且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检索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所需专利信息,最终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第三,加强国家政策分析能力。由于当前针对专利评估提出的操作方法并不完善,所以在与高校合作的同时,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评估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技术转移法制进行优化,注重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整改,以此在细化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引导科研成果向着商业化方向发展,而知识产权也可以为其提供良好保障[2]。
3.2通过建设知识产权,优化技术创新投资
对创新投资而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其包含的所有分支可以在转化后应用到其他领域,如技术转化机制能为投资提供良好环境,确保最终成果可以得到全面转换。由于高校是涉及知识产权及相关产业最多的平台,所以在未来发展中要充分利用高校环境依据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投资,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投资者,而且可以在政府调控下实现独立发展。在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时,政府要占据主导位置,科学处理不同条件下的研究行为,并依据周期和资金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最终根据具体结果判断是否申请专利。此时,政府在要展现协调能力的同时,一方面为研究提供有效资金,另一方面若无法申请专利也要予以支持。
3.3通过融合产权管理,优化科研评估机制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创新的基础上,也会自主进行科研活动,其不仅能培育复合型人才,而且拥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技术理念,对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了解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工作情况可知,相应的评价机制会受多项因素的限制,导致实践工作中出现功利性,这样不仅无法提升实践工作效率,而且会与知识产权脱节[3]。因此,在现有工作中为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引入知识产权管理理念,促使教师科研成果质量和专业水平成为评价的标准之一,不仅能有效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而且可以降低工作的功利性。同时,随着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的联系越发紧密,有助于产权法制建设越发完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技术创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作为以市场为依据研制全新技术理念的技术经济活动,在不断发展中结合知识产权法律法律制度对其进行引导和保护,不仅能让技术创新工作向着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方向转变,而且可以从中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制内容。因此,在日益革新的市场环境中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对科学技术创新影响的探究力度,明确两者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充分展现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霏.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J]. 经营者, 2019, 33(012):187,192.
[2]刘海. 知识产权法律法律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探究[J]. 法制博览, 2019, 000(025):P.187-187.
[3]李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法律发展研究[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 000(005):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