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唐金怀       
[导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唐金怀
                        
                        
        铜陵市郊区水利局老洲水利站  安徽省铜陵市 246720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数量也明显增多,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就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原则进行阐述,指出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探究应用阶段的注意事项,旨在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维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明确施工规范和要求,依照一定顺序和比例开展具体施工,确保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以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水利水电施工具有一定复杂性,因而必须要科学选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水利水电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一、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原则
        其一,先浇筑高建筑物。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出发,综合分析建筑物高度及施工条件等,明确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影响因素,先对高建筑物进行浇筑,以确保整体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
        其二,先浇筑大自重的结构。混凝土施工中,部分混凝土结构存在较大自重,若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要求时将其拆掉,会对周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中需对自重较大的结构进行浇筑,为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提供保证。
        其三,先浇筑重点区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较为复杂,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需对浇筑方式加以合理选择,把握工程实际规范作业,从重点区域入手依次进行浇筑。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分缝分块技术
        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整体情况来看,大坝建设较为复杂,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种类多样,以分缝分块技术为支持,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缝分块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把握钢筋结构方向,确保高度与方向的一致性,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标。基于分缝分块技术可实现错缝浇筑,水泥块较小,浇筑温度与水量便于控制,促进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升。通仓分块浇筑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满足大面积且长度长的水坝建筑施工需求,需要以机械设备为辅助,以保证施工进度与效率,实际施工中所受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大。分缝分块浇筑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控制混凝土比例,提升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需保持均匀搅拌,插入与拔出必须迅速,确定插入区间,接工程实际对插点方式进行选择,控制好插点距离,一般在0.3-0.4m之间。若下层混凝土初凝,则插入区间一般在0.05-0.1m之间。振捣操作必须要符合施工顺序,不可出现遗漏情况。振捣施工中需对各个振点的振捣时间加以合理控制,一般在30s左右,混凝土表面无气泡且水分不会快速下沉,即可完成振捣。混凝土体积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在表面初凝之前1次抹压,以塑料薄膜等进行临时覆盖。

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在混凝土终凝之前的抹平作业需保证高频率,就塑料薄膜进行铺设,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良好。混凝土施工阶段需严格控制物料运输调度,合理使用泵设备,确保符合混凝土浇筑与振捣需求,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混凝土料出口部位需合理设置振捣棒,保持自然流淌状态,以提高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
        (三)水闸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施工中,水闸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后期使用的影响都较为显著。水闸建设主要采取开敞式与涵洞式,一般空旷宽敞的场地选择开敞式,狭窄的山间选择涵洞式,以高效利用空间,确保工程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水闸底板浇筑施工中,于最底层铺设混凝土,提高结构稳定性,对建筑下沉加以科学防范。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对浇筑力度加以合理控制,结合水闸底板面积大小进行具体分析,合理调整混凝土总体强度,保证底基的坚固性,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

三、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优化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合理设计并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应当落实勘察工作,全面收集工程资料,结合环境制定施工方案,降低设计变更的出现几率。混凝土设计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其性能符合水利水电施工要求。可将粉煤灰、矿渣粉等加入到混凝土中,还可加入性能较高的外加剂,确保其规格适宜。
        (二)强化施工管理
        为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需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确保其质量与性能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以便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在人员方面,需充分认识到人员的主体作用,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并通过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的落实来提升人员的素质技能,确保其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在施工中需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对技术要求形成正确认识,严格依照规范开展施工作业。施工现场需加强人员监督与管理,保证混凝土施工作业的有序性。
        在各工序施工完成后,可采取自检与他检的方式,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以混凝土配比、搅拌及浇筑等为入手点,通过施工技术的科学化应用,来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三)落实质量检验
        待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当落实质量检验,以施工质量规范为依据,合理选择技术措施,应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通过三维仿真技术等的应用来对混凝土施工实施全面化控制。混凝土施工中应当对混凝土浇筑进行严格且仔细的检查,对浇筑温度加以科学化控制。以数据信息为支持,智能化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投入使用后能够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四、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居于基础性地位,其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效果,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实际价值的发挥。因此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需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并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做好质量检测,切实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为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连新强.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 12(No.101):366+368.
[2] 向军.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运用探究[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21):399-400.
[3] 周家柳.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20, 018(001):286.
[4] 刘彦恒, 刘玉峰, 陆耿.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