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周莉
[导读] 湿地,作为自然界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特定区域,

        周莉
        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8
        摘要:湿地,作为自然界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特定区域,对于环境的净化,动植物的生长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的生产生活污水无节制的排放进自然界之中,这对于环境而言,久而久之下去,只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而为了更好地净化污水,一种新型的技术被提了出来那就是人工湿地技术,这项技术的运用于推广,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净化;水生植物;湿地
        引言
        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城市里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这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份考验。而对于工厂中的污水如何正确排放,既不污染环境也可以达到最高效的净化目的,这为世界各国的环境专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所幸人类的智慧是无法预测的,人工湿地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推广与进一步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人工湿地工作运行原理的解释,以及对于这项技术运用后所带来的重要意义的介绍。
        一、简析人工湿地
        对于人工湿地,这个名词的诞生源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这主要是因为上个世纪的中期各个国家工业革命的陆续开展,由此所产生的生产污水也相较于以往而言更多。这对于世界各国的环境的承受力上,也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考验。如何解决这部分工业污水的排放,成为了世界各国生物环境专家们所共同思考的问题。
        而人工湿地,就是基于此种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最开始的应用也同样集中在那些西方的欧美国家。对于人工湿地的解释,同自然界的普通湿地一样,都是指那些沼泽地带以及涨潮时不超过六米的水域等,这是关于湿地定义运用最广的一种解释。这种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世界上湿地的所属范围,无论是自然界自然形成的湿地,还是在后天人类有意识的开发下形成的湿地,都得到了国际社会对于湿地的认可。
        而对于人工湿地,如果用一个更为明确的概念进行定义,那就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污水排放的需要,依据天然湿地的形成工作原理,有意识的利用某些理论方法建造出来的水域。
        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运行原理
        (一)水生植物的巧妙运用
        植物作为自然界之中最为普遍也是种类最多的一种事物,对于环境保护而言,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可谓是不言而喻。而在人工湿地的建设过程中,巧妙的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芦苇,这种生活在浅水区域的水生植物,夏天时芦苇郁郁葱葱,一大片一大片的相互连接;秋冬季节就会飘起纷纷扬扬的芦苇絮,如同雪花一般洒落大地。一般人可能只注意到芦苇的观赏价值,而对于环境学家而言,芦苇这种水生植物的根系,在吸附过滤杂质方面,可是同其他陆生植物而言,更为高效的。因而专家们就对芦苇的根系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归纳出的根区法理论,至今仍然是人们在进行人工湿地建造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指导性理论[[[] 庞亮.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7):237-238.]]。
        因而在进行人工湿地的建造过程中,那些根系相对于比较发达,对杂质的吸附作用更为明显高效的水生植物被纳入其中,扮演了人工湿地运行操作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关于这类水生植物的选择,也更加的多样,专家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国家所处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势等特点,因地制宜。如此一来,水生植物就同污水净化体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基质的正确选择
        对于人工湿地建造过程中基质的选择上,也是专家学者们在考虑提高人工湿地净化性能方面的重要考量因素。


        首先,对于人工湿地中的基质,指的是由自然界中的天然泥土,或者混杂一些矿渣等物质,共同为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帮助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更好地发挥好自身的吸附作用的同时,对于部分污水中存在的废弃物,基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华松.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209(04):100-100.]]。
        而且相较于水生植物而言,基质在人工湿地建造的过程中所肩负着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作用,相当于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中枢区域,一旦基质的选择出现了任何偏差,首先就会对生长在其中的水生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水生植物的坏死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则会导致整个污水处理体系的彻底坍塌。因而对于基质的合理正确选择,是建造人工湿地的首要问题。
        三、建造人工湿地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全人类保护环境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对于人工湿地,这项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一直都是全世界的环境专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湿地的存在,不仅仅对于动物界而言,为部分依赖于湿地而得以生存的动物来说,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良好安家之地。对于植物而言,更是那些水生植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一旦湿地遭到破坏,则会是一件对于全人类来说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人工湿地的建造,或许人类更多的的出发点是基于对于自身生存生活污水的处理与排放,但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于部分动物而言,也是有利无害的[[[] 王永强, 李梅, 朱明璇,等.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8.]]。
        因而发展人工湿地这项技术,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即使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日益提高,但通过这种人造的湿地,既避免了对世界上那些仅存的天然湿地的环境破坏,也为自身的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项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给予的天然净化功能的巧妙运用,也是对今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改善区域局部小气候,提高降水率
        对于人工湿地的建造,或许最开始专家们只考虑到湿地对于污水的净化作用。可随着对湿地净化原理的认知越来越明确,对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的作用越来越了解,因而在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同时,也增添了对于区域气候改善功能的利用[[[] 姜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运用[J]. 区域治理, 2018, 000(040):94-95.
]]。
        由于自然界的降水,主要是由于水蒸气蒸发至高空,遇见那些空气里的凝结分子,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最终形成雨水降落下来,进而对区域里的高温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人工湿地相较于自然界的天然湿地而言,其中培育的水生植物,也在一定程度上相较于那些天然生长的植物而言,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净化作用更为高效,这同样对于缓解区域的热岛现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当区域处于炎热的夏季,降水量的提高,空气里的水分子越多,对于提高区域人民生产生活的舒适度而言,都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的。
        (三)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过去的工业生产污水的排放,过于随意,以至于大部分的生产污水被人类排放进自然界的河流之中,泥土之中,长此以往下去对于这块区域的河流的正常利用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而水体富营养化就是过去污水排放过程中过于随意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之一。而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就是由于污水里存在少量化学元素过多,而对于这部分化学元素,自然界的河流是没有办法进行自我转化吸收的。但对于人工湿地而言,就不会存在吸收不了这部分化学元素的问题。首先人工湿地在水生植物的选择上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因而人工湿地里的植物都是可以自由吸收转化这部分化学元素的,其次对于基质的选择以及微生物的选择上,同样也是经过了反复试验后的最佳选择,进一步为解决这部分化学元素的吸收问题提供了保障。
        如此一来,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就可以有所提高,对于不必要的水资源污染问题防患于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结束语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全世界对于自身国家的环境整治问题,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等,也越来越多。而人工湿地的这项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就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应对污水排放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这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创新之举。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