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2019-nCoV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贾子蔚1 刘宝琨1 王玉宝1 岳琳琳(通讯作者)2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19-nCoV)

        贾子蔚1 刘宝琨1  王玉宝1  岳琳琳(通讯作者)2
        1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山东荣成  264312
        2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19-nCoV),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止2020年6月28日,全国已有85190例确诊病例,国外确诊病例已超过1000+万人。此次传染病疫情事件对社会所有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都提出了考验,也促使人们总结现有的防控行动和反思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从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初始,人们就已经关注核安全问题。随着传染病疫情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将不得不重点关注此类事件对核安全的影响。公司作为核电站在此次疫情中预警及时、应对有序、措施有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由此次事件引发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响应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武汉出现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于病毒性肺炎。从下呼吸道样品进行的深度测序分析显示那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是属于冠状病毒科和尼多病毒属的有包膜的非节段正向RNA病毒,广泛分布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尽管大多数人类冠状病毒感染都是轻度感染,但在过去的20年中两种β冠状病毒(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流行引起的累计病例超过了10000例,SARS-CoV的死亡率为10%,MERS-CoV的死亡率为37%。迄今为止,全国累计82161例2019-nCoV确诊病例,全球累计710918例2019-nCoV确诊病例。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公司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简要综述了2019-nCoV的传播情况、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讨论疫情防控的先进做法,对于2019-nCoV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灾后营运复原提出建议。
12019-nCoV的传播特性
        2019-nCoV是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病毒,目前尚不知晓在病毒人际传播能力的整个范围内,2019-nCoV落在何处。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2019-nCoV相对于SARS和MERS而言有较低的致病性,再加上特定的情况下由超级传播者引起的传播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传播。被病毒感染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较低,被感染者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很可能就不会就医。潜伏期长,携带者可以在没有任何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症状的情况下去旅行、去工作,从而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接触者,引发全国、国际疫情。这样就实现了,在个体层面构成较低健康威胁的病毒,可以在人群层面构成较高风险,从而造成公共卫生系统的损坏和经济损失。这种可能性要求为追踪和诊断每位感染者、从而打断2019-nCoV传播链而做出激进性响应。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使得一些已经取得阶段性抗疫成果的国家即将面临新的挑战。复工复产全面开展,特效药与疫苗不会在短时间出现的现实情况,要求个体防护不能放松,少吃外食、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不扎堆儿、不聚餐以防止下一轮爆发的导火索被点燃。
2疫情的灾害特性
        传染病疫情所造成的灾害主要直接受损的是人,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企业停工,部分员工为维持企业基本经营而持续、不间断工作;员工因隔离而无法工作;承包商受疫情影响供应异常,造成企业机能失常影响企业基本运营。企业必须采取防控措施阻断病原体的传播,以避免员工身心受到伤害,并对疫情或防疫措施所影响到企业活动实施替代方案,以避免企业受到损失。企业是否能尽快掌握防疫信息、甄别谣言、储备防疫物资、制定防控方案、掌握各种内外风险、了解员工心理变化在整个过程中对降低疫情灾害的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019-nCoV应急响应行动
        准确的疫情预警、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护方法是最大程度地阻断传染病疫情,减少生命和经济损失,降低后阶段疫情防控难度的有效措施。在防疫措施很不健全的古代,交通的不便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疫情的防控。今天,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海、路、空三路运输的飞速发展,事实上对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帮助作用。
        从SARS的防控经验来看,如果能在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早期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流通中采取有效的防疫隔离措施是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的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举措,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染病疫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降低生命和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职工的警觉和防护意识,在钟南山先生公开宣布2019-nCoV呈现了人传人特点的第二天,保健物理部紧急发布疫情预警通知、紧急筹备防疫物资、向职工发放口罩、劝说尚未出行的职工取消行程,为此次疫情应对赢得了主动权。
42019-nCoV防控措施
        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对预防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专项工作组扎扎实实按照公司《核电厂疫情防控方案》的要求做好各方面的重要工作:
        4.1人员信息统计
        疫情期间,公司开展人员信息梳理,重点关注去往疫区或经停人员,持续开展人员信息登记并更新,人员信息登记内容包括春节期间去向、是否经过疫区(武汉、湖北省)、返程日期方式、预计上班时间等。
        4.2人员健康情况报告
         复工后,公司本部员工以部门为单位由专人于每日向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报告本部门员工当日情况,腋下测量体温超过37.3℃为体温异常,报告内容包括:部门、人数、体温异常人数、异常人员姓名、异常情况(包括体温及其他自觉症状)。
        承包商员工由对口管理部门负责,各承包商每日向对口管理部门联系人报告本单位员工情况,对口管理部门汇总后报送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
        4.3人员健康情况报告标准及内容
         (1)零报告内容:体温正常;
         (2)异常信息报告内容:
        出现疾病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少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与疑似患者接触(与疫区返回人员或与疑似患者有接触),如同时开会、讨论工作、同一住所或同乘车辆/飞机等,疑似患者包括被确定为疑似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亲人、朋友、同事等,有过1米内接触;本人被作为疑似患者隔离观察或治疗。
        4.4个人防疫管理
        (1)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至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定期测量体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工作期间,各部门安排专人每天对所有人员测温两次,同时记录是否有干咳、乏力等症状,每日填报《到岗上班员工健康日报表》。
        (2)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等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服务承包商人员每天测量体温并记录。
        4.5现场准入控制
        (1) 公司在政府部门审定的符合上班条件的人员名单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每天编制次日上班人员计划(优先安排部门负责人和承担重要紧急任务的骨干人员到岗上班,符合条件的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和科级负责人必须到岗上班,原则上每个办公室到岗上班人员不超过半数;其他员工符合远程办公条件的,尽量采用远程办公的形式在家工作),制定《到岗上班人员日计划表》,门卫依据《到岗上班人员日计划表》核对入场人员身份。进入公司的所有人员均须接受体温测量。


        (2) 每天上班时,公司在职工生活区大门外设置测温隔离区,安排2人提前对乘车员工核对名单、测量体温并检查口罩佩戴情况,体温测量异常者(高于37.3℃,下同)或者不在名单内的人员禁止乘车,满足要求者到隔离区内等待乘车,荣成市内和威海市班车各站点乘车人员由司机负责测量体温。员工乘坐班车时,全程佩戴防护口罩。建议疫情期间员工可采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减少人群聚集传播风险。
        (3) 公司保安队负责公司现场门岗测温工作,对所有进入公司现场人员(乘坐公司班车人员除外)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填写《公司门岗检查登记表》。体温测量异常者严禁进入厂区。
        4.6隔离管理
         公司现场宿舍停止接待外来人员,将3号倒班宿舍设置为厂内隔离区,由物业公司负责登记和管理,隔离区内服务人员穿防护服并佩戴口罩,在一层大厅设立取餐区,由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到食堂刷卡取餐后送到取餐区并通知隔离人员自行取餐,现场配置警卫保安,对隔离区域设置警示线和警卫牌,严禁入驻其他人员。
        对于外来返场务工人员,公司在施工生活区设置隔离区,严格执行14天隔离观察。根据入住地点不同,分为居家隔离和宿舍隔离两种。公司安排专人对隔离观察人员的情况持续跟踪,直至确定无疫情症状。
        4.7餐饮防疫管理
        (1)食堂服务人员佩戴防护口罩上班,进入食堂后进行体温测量,满足要求的统一更换工作服、防护帽、口罩等,洗手消毒后再进入工作岗位。就餐公共区域每日集中消毒2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所有就餐用具洗刷后及时进行高温消毒。操作间须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食物必须加热充分熟透,严禁凉拌生食。
        (2)鉴于公司就餐人数较多,为避免人员聚集,采取:一人一桌、错峰餐;盒饭送餐;鼓励员工带餐。
        4.8集体活动防疫管理
        (1) 减少人员流动,尽量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短信、视频等方式开展工作交流。
        (2) 明确非必要、紧急会议不得召开,确需召开的须做好人员防护措施,严格控制参会范围和会议时间。
        (3) 取消非必须的走访、培训活动,避免人员聚集。疫情期间尽量不安排人员出差,禁止安排前往重点疫区出差。
        4.9办公场所防疫
        (1)印制《疫情防控风险告知卡》,张贴于电梯、会议室等显著位置,每张告知卡上写明风险、应对措施、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并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2)物业公司每周对厂前区各楼宇外围集中进行1次消毒,每日对门厅、楼道、办公室、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2次,使用喷雾消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人员手部频繁触摸处,工作时间每小时消毒1次。要求员工尽量减少乘电梯。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自2020年2月1日开始,所有洗手间统一配置具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每日记录有关情况。
        (3)车辆驾驶人员(包括通勤车)负责对车辆进行消毒,重点部位:车门、把手、扶手、车内地板、座椅、方向盘及操作台等。驾驶员负责监督上车乘客佩戴口罩,并不定时对车辆进行开窗通风,车辆到达首末站后,必须对车辆开窗通风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0分钟。收车后由驾驶员负责用84消毒液或75%酒精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擦拭消毒,并对车内环境卫生清扫,每日记录有关情况。
        (4)保持接待和会议室环境清洁,每日通风2次,每次20至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会议结束后由服务人员对场地、家具进行消毒,茶具用品用开水浸泡消毒。
        (5)防疫期间,在综合办公楼、培训中心、2号值班宿舍、司机楼等办公楼宇一层设置废旧口罩集中回收垃圾桶,每天用84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现场产生的垃圾每天及时清运,垃圾清运人员穿防护服、佩戴防护口罩。
        4.10风险和应急管理
         (1) 风险提示
         对于厂房、施工现场、办公区域、会议室、电梯、门卫、食堂、宿舍、通勤车等重点区域,张贴疫情防控风险告知卡,采取“暴露度×脆弱性”风险矩阵方法,排查疫情隐患,列明防控措施,张贴显著标识,标明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疫情上报电话,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防疫知识,明确应采取的防疫、应急行动和联系人。
         (2) 应急处置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拨打公司66120急救电话,等待公司医务人员安排就诊,同时报送公司对口管理部门。病人及相关陪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将发病情况、接触史等信息详细告知医务人员。
         若发现符合疑似诊断标准的人员,立即就地隔离,公司现场在倒班宿舍建立隔离区,对隔离区设置警戒线、树立警卫牌,严禁入驻其他人员,并由66120应急值班医生通知荣成市人民医院进行转送和诊断治疗,同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
         (4) 应急结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末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根据政府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及现场恢复情况,当达到应急结束条件时由保健物理部负责人决定终止应急,宣布公司内部应急终止,生活、工作秩序恢复正常。
        4.11防疫物资准备
        2020年1月21日,公司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预判形势,启动了防疫物资紧急采购。目前储备约2.8万只口罩,满足工程现场约3个月的需求;另已打通两条采购渠道,具备随时补充采购条件。现场酒精、消毒液、温度计、体温枪等物资充足,满足现场防疫需求。
5结论与讨论
        企业管理层重视,有专职的医疗、健康管理部门,配备了得力的、有传染病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有传染病专项应急预案,且每年进行传染病应急演习,使得企业整体防控措施有力、有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需求。企业重视本次疫情防控,建立的专项工作组,制定从工作原则、组织管理到疫情监控、应急处理措施等详细的工作制度及相关规定,发生疫情时能及时发布防控工作通知。
        疫情发生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杜绝传染源流入企业,对于出差、休假或探亲等归队人员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摸排更新人员信息,及时上报各项登记和消毒隔离记录,口罩等废弃物规范处置。一旦发现感染者,确保在发病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并如实上报。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对感染者居留过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同时在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从2003年的SARS到今年的2019-nCoV,17年间发生了两次全国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重大传染病疫情爆发对核电厂核安全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染病疫情在核电厂内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重要岗位人员不能履行其核安全职责;二是地方政府应对传染病疫情通常会采取交通、人员、物资管控措施,这些措施可能阻碍核电厂的事故处理,参考福岛核事故的先例,甚至可能导致事故恶化。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重大传染病疫情对核安全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证据,也尚未受到重视。大部分核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已运行核电站的初始条件/应急行动水平文件中未列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核事故演习中均未将重大传染病疫情作为背景。建议示范工程,乃至整个核电行业给予足够重视并认真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 Emerging understandings of 2019-nCoV [J/OL].THE LANCE,2020,[2020-03-3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186-0
[2]  许骏.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