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及启示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李霞
[导读]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
        李霞
        江苏省盐城市图书馆 江苏 盐城 224005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推动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公众旅游需求也存在着向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体验旅游需求发展,文化体验也就成为公众旅游的最初动机及最终目标。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机构,在长期发展的时候为公众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其服务的主要对象及内容在图书馆类型中是较为广泛的。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要明确国家的政策要求,关注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旅游需要,探索当前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新途径,深度参与到文旅融合的过程中,使得图书馆文化教育功能可以发挥出来,得到更为完善的服务措施。
        关键词: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各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高科技之间的不断融合。随着国家层面图书馆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持续的理论指导。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成立,让图书馆服务文旅融合有了落脚点。
        1图书馆在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文化发展大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文化发展的潜力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与旅游的互相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够实现各地区民族文化与人文思想的融合,将极具民族特点、蕴含低于气息的个性化传统文化发扬到极致。某省图书馆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一场以“山、水、圣人”为主题的文献展,本次活动将百年来某地区拥有的各种藏品悉数展现。据统计,本次活动所展示的藏品数量有170余种,其中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就有三十余种,还包含部分国家一级文物。更重要的是,本次展览的地点在国外,国外参展人员居多。通过旅游的形式能够接触到如此具有魅力的文物令很多外国游者十分兴奋。由此看来,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不仅符合我国文化发展需求,也能够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文旅融合发展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具价值的是这种文化传播途径能够转变为市场价值,有利于建立属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品牌。中国独有的人文精神、民族特色对于外国游者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与观赏价值,非常适合走出国门,而图书馆是文化韵味最浓,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因此,图书馆在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是时代必然。
        2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2.1空间建设及内涵提升并重
        公共图书馆将文化景观设计内涵和地方特色元素融入空间建设、外形设计、文化软装饰等方面,能够拓展文化设施的旅游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观光文化资源。然而,公共图书馆要想使文旅融合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仅依靠网红效应以貌取胜并非长久之计,真正吸引读者和游客的是图书馆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质服务。以某市图书馆为例,该馆的设计创新不言而喻,但因游客众多、馆藏资源单一从而降低了普通读者的满意度。相较之下,国家图书馆凭借雄厚的资源支撑和强大的文化价值引领力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勇立潮头。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在空间建设、场馆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保障基本服务和功能的基础上涵养自身文化,深挖图书馆历史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保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馆员素质
        作为以信息服务为重要服务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公共图书馆而言至关重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图书馆员既要具备本职工作所需专业能力,也要对旅游政策以及本地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更要具备组织大型活动所需的综合统筹能力。

针对新的发展环境,公共图书馆应当持续完善自身的员工管理与培养理念,以氛围的营造和机制的建设来解决工作意愿的问题,以覆盖面广且高频次的专业培训来解决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问题;针对各岗位对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要差异化,但培训范围要广,既要有传统图书情报学的内容,也要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内容,还要有管理理论与综合学科的内容,努力达到全员能力共提升、因岗施策有不同的效果。
        2.3推动信息服务移动化
        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较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出现明显变化,纸质阅读的频率逐渐降低,移动技术可以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提供相关便利信息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借助于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化信息服务的移动化服务。构建文旅资料的数据库和数字资料,具体能够借助于当前的新媒体平台开发出软件程序,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用户在登陆软件程序的时候搜索到人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软件可以结合人们的浏览习惯和数据等掌握偏好情况,向受众推荐更多文旅资料,由此提高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在提高服务移动化程度的基础上,突破原本的时间局限和空间限制,群众利用终端移动设备也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同时能够显著增强公共图书馆获取受众的反馈效果,在线上平台的支撑下,和群众加强沟通交流的顺畅程度,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改善自身服务模式,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2.4新旅游方式的宣传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一种体验式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该旅游方式与世界文化接轨,汲取了多国旅游发展的经验,逐渐建立了多种带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图书馆民宿。以某省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基于传播该地文化的基础上创立创新了历史人物故乡品牌,从字面含义能够看出该品牌所蕴含的历史故事。走进图书馆可以看到一楼已经建造成了展厅的模样,摆放着各种历史人物立体模型,历史人物的书签、背包等,在这些展览品旁边还摆放着有关历史人物的所有书籍,读者可以一边阅读历史人物的人物事迹一边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人物形象,前来旅游的读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能够加深对该地文化的印象。这种新型图书馆的建立实现了传统图书馆的颠覆,更加有利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创新、主题明显的图书馆结构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先文旅融合的思想宗旨,激发读者更进一步的对安徽文化进行探索,可以称之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图书馆民宿除文化阅读、展品展示部分外,还为读者提供了充足的住宿空间和休息空间,更是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化阅读与旅游的双向创新。
        2.5创新机制,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连接
        目前公共图书馆规定,不能在馆内的任何地方拍照,但是对于抱着旅游目的的游客,不拍照,就缺少了旅游的乐趣。而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以及馆内业务情况现状,还不能兼顾读者对安静阅读环境的需求与游客随时随地随意参观图书馆的需求。针对这二者的需求矛盾,图书馆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及人员设置,对游客参观图书馆涉及的一些问题需要提前预估并作出相应的准备措施,如团队接待、讲解翻译、摄影摄像、安全管理、参观须知等。通过改变现有的服务方式,以及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业务的重新定位,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公共图书馆的旅游功能落实到现实中。
        结语
        在文旅融合趋势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紧抓机遇,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本地特色人文资源,将文化要素更广泛、更深刻地融入旅游领域中,同时正确把握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定位,不忘服务初心,坚守文化担当,让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查炜.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2020(2):41-45.
        [2]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3):136-139.
        [3]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