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思路再探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郑广红
[导读] 面向当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深化与推进背景下,教师需要对于生物课堂概念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为基准,指导学生在筑牢学科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进行思考、判断与推理,从而实现对于学生良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   郑广红

摘要:面向当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深化与推进背景下,教师需要对于生物课堂概念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此为基准,指导学生在筑牢学科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进行思考、判断与推理,从而实现对于学生良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素质教育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以及核心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和划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于生物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渗透,有效引导学生构建核心概念,不断提高高中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思路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质量及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创设概念架构情境
        高中生物课堂概念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架构起对于生物本质特征的认知体系,因此,在教学实践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生物概念和生物原理进行探究和推理,让学生能够在参与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挖掘体会生物学科概念的本质和意义。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概念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生物课堂概念的教学不是对于光合作用单一的名词解释,而是要通过带领学生探索光合作用原理,帮助学生构筑全方位的立体知识体系。此时,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创设概念架构请进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思维过程,获得和掌握生物学科概念内容。其次,教师在创设概念架构情境的过程中,应明确光合作用概念,适用的范围以及成立的条件,提问学生思考“”只有绿色植物能光合吗?能光合的生物都有叶绿体吗?”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于光合作用的本质变化和生理原理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明确光合作用的本质是能量和物质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出概念架构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有效加强高中学生对于生物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提高学生生物概念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二、类比分析导出概念
        高中生物课堂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于知识感知、归纳等抽象基础上对于生物学本质内容进行定义的一个过程,借助课堂概念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能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梗概,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章节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把握,从而透过概念看到其背后反映的思想方法,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知识的夯实。


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类比分析导出概念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转变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原有概念进行发展和重建,有效调整高中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呼吸作用”这一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涉及的前概念有,呼吸系统、呼吸、吸氧呼二氧化碳、糖类能源物质供能,酶、ATP、线粒体等等.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类比分析导出概念的形式,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通过由零散到整体的模式对于呼吸作用的核心概念进行架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类比分析不同生物概念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知识的架构,从本质上揭示概念间的区别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清晰和系统化的生物课堂概念体系。
        三、构建概念思维导图
        在新一轮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应指导学生在对于课堂概念掌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实践,这也意味着高中生物课堂概念的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单一讲述式的教学模式,要通过拓展更加个性化和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善答课堂概念体系。此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构建概念思维导图的形式,根据课堂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划分,以中心主题和分支层次的联结,形成概念网络,通过不同章节的对比分析和联系,从而建构起网络化达课堂概念体系。例如在教学“细胞内的分工合作”一节中,教师就可以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者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完成概念流程图,建立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于单一的概念进行分析和重组,建构起整体性的细胞分工合作概念图,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概念定律进行巩固和梳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与此同时,在生物学课堂概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概念对于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构建概念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于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生物课堂概念应用的要点与技巧,做好新旧知识的连接,也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生物教学应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融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对于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进行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于生物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基本意义和应用等相关概念性知识点的渗透,帮助学生有机建构整体认知或概念模型,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物学观念和科学思维,助力学生良好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3年8期.杨岗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