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乌恩其
[导读] 在全面落实全民运动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小学校园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要进行有效革新,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体能建设,要在体育活动组织规划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第六小学 乌恩其 010100 

摘要:在全面落实全民运动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小学校园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要进行有效革新,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体能建设,要在体育活动组织规划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关注足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并从小学生的健康品质层面出发,就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载体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学生在参与足球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运动意识,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体育活动;运动训练
        前言:在小学校园中足球是一项重要运动项目,关乎着小学生的体能素质建设。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对足球这一运动提高重视度,在教学和具体的训练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足球训练体系在内容组成,以及在活动形式的体现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让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满足和提升。因此,在今后开展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训练方法上进行合理组织与规划,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足球训练活动更加具有活力。
        一、 小学校园足球体育活动实施存在问题分析
        (一)思想重视度不够
        就目前来讲,在具体实施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在具体的思想观念落实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认识到足球活动在校园活动领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其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健康建设方面所具有的意义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校园足球在推广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在针对足球项目具体开展育人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激趣思想的贯彻,一味强调突出自己的地位,对主要的技术要领进行灌输和讲授,是导致足球训练与教学存在明显限制的关键原因。
        (二)教学方法略显单一
        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授课方法落实上存在着明显局限[1]。单纯地针对足球项目中包含的动作要点进行灌输,在基础示范教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训练,久而久之导致课堂气氛越发枯燥和刻板,学生也很难产生对足球项目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甚至在情绪上表现比较排斥,在行为上比较被动,这对足球训练效果全面提升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三)训练环境有待优化
        在开展足球项目活动的过程中,环境对活动实施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2]。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校园足球组织规划方面,关于训练环境的设置并不规范,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在设施、条件和具体的运动环境方面并不符合规范,导致学生足球运动环境明显受限,在足球方面的运动积极性也比较薄弱。
        (四)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在校园足球领域,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也是影响该项目有效推广和落实的关键原因。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的教师专业素质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很多体育教师在足球实践技能和专业性方面的掌握还与规定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偏差,在组织足球活动的过程中也通常以理论灌输为主,导致学生所掌握的足球知识和技能相对来讲比较片面,既不利于小学生在运动品质方面的建设,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在足球人才队伍方面的培养与储备。因此,针对目前在校园足球活动拓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法和具体的训练上进行创新与优化,让学生获得良好运动空间,保证小学生的足球运动综合素养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训练载体支撑下实现全面提升。
        二、 小学校园足球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举措分析
        (一)加强思想重视,树立正确生本观
        校园足球在当前的育人环境中所呈现的促进作用比较突出,不仅能够训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能素质,同时也能够让其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品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需要跟随教育步伐,关注校园足球有效推广,并在具体的育人活动和实施条件方面进行合理优化与创新。因此,教师要对足球项目提高思想重视度,对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学生在校园期间面对足球项目学习拥有丰富的空间和载体。同时,在实施足球项目教学期间,作为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进行调整,关注生本观念深入贯彻与落实,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具体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足球活动组织规划,保障该项目教学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二)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足球教育资源
        在开展足球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校本课程方面进行合理开发,从而保证所组织的活动更具有特色和魅力。在实现育人资源全面整合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其对所学内容产生较强的兴趣和动力[3]。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素材,通过网络平台搜集足球文化,包括古代蹴鞠与现代足球之间的关系,搜集民间的足球游戏素材,为教学期间趣味性游戏活动合理规划与组织提供良好的素材基础。同时在校本课程研发与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运动等级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全面提高足球教学与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在训练活动上进行创新。要发掘民间所存在的比较经典的足球游戏素材,如颠球和脚运球的游戏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资源全面整合,依托校本课程合理设置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在足球运动领域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多种教法,打造活力足球活动
        在小学校园内部合理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合理更新,从而打造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足球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产生动力,并积极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首先,有效利用先进载体合理构建体育运动情境十分必要[4].在组织足球教学期间则可以设置趣味情境,将与足球有关的运动要领在课上进行直观展示,保证学生所掌握的运动知识和相关的动作要领更加符合规范。其次,全面践行游戏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足球训练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也十分必要。围绕颠球等一些比较常规的体育动作合理设置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基础。


同时,在组织学生在参与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足球训练,模拟正规的比赛活动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对抗,加深对足球项目要领的掌握和认识。在全面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将以赛促学的思想观念深入地贯彻下去,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合理设置竞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的战略与战术思维,提高学生在足球运动领域的技能基础。在教学中需要有效发挥现代载体所具有的助力作用,针对优秀的足球文化进行有效推广和宣传,通过设置足球兴趣公众号的方式,向学生推荐与足球运动技巧有关的文本,并组织学生之间就自身在足球运动中的具体感悟和心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运动体验。在全面实施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分层的思想观念有效地落实下去,关注学生运动差异。然后在均衡化思想导向下针对足球运动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实施分层教学,从而全面提高足球训练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也能够让不同等级的学生在足球运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够建立起兴趣,提高整体的运动热情。在分层思想导向下针对学生足球运动进行规范性辅导,并实施激励性的情感评价,让其能够对足球运动产生动力。
        (四)引进体育设施,优化运动环境
        在全面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做好设施和运动环境的规范性建设,对于全面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具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意义。首先,需要在运动设施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要根据学校内部的生源数量以及在足球运动方面的实际需求,合理投放相关数量的足球,对已经老化的设施进行更新处理,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足球运动基础,并促使学生规范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同时,在足球训练环境方面也需要加强建设力度[5]。学校需要在资金方面加强投入力度,重点扩大足球场的场地规模,在场地环境等方面上进行有效规划.围绕校园足球设置创意运动环境氛围,通过设置宣传板报等方式为学生介绍和推广具体的足球文化。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加强新媒体载体的应用,设置动画视频播放体系。为学生展示与足球有关的比赛视频,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运动态度,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品质。此外,在组织学生参与足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保护设施的合理开发与构建。在训练活动中设置医疗急救处理设施,做好擦伤、摔伤药品准备。做好学生运动风险有效预防,也能够让其在运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构建兴趣小组,拓展活动空间
        作为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推广工作,积极构建兴趣小组,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训练空间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学习条件,实现其运动兴趣和潜能的有效拓展。在拓展兴趣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合作以及实践活动类型的有效组织与规划[6]。引导学生在兴趣小组支撑下围绕足球运动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项和运动要领进行深度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活动组织规划,全面提高足球运动的合理性。同时,为促进活动空间拓展,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小组的载体支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的足球游戏活动当中,自主参与日常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空间支撑下在具体的训练技能基础上进行有效夯实。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兴趣小组的指导与管理,针对其在日常参与活动中的具体运动表现,给予运动方法的渗透和动作的指导,让其能够规范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逐渐地规范小组内部成员在足球运动方面的具体思想认知和行为表现。
        (六)家校联合育人,培养良好运动习惯
        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家校联合育人思想的贯彻,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育人体系在内容组成和结构功能方面更加全面。为了实现小学生足球意识的有效启蒙,教师需要与家长之间进行思想沟通,将校园足球发展理念以及其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所具有的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联合教育对学生运动思想进行有效引领,培养其形成良好运动习惯。在平时家长需要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足球训练活动当中,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机会参与训练,循序渐进的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教学上的干预,积极地组织亲子游戏体验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从而营造和谐的训练气氛,也能够让亲子之间愉快的相处,在游戏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在组织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则需要关注学生运动习惯有效培育,要从运动动作方面进行扎实训练,并让其养成定期参与足球运动的好习惯。作为家长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足球项目领域的兴趣和爱好,并带领其参与社会上的其他竞赛活动,如社区组织的青少年足球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运动潜能,助力其在足球项目领域实现深入发展。
        (七)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在全面落实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师资素质建设所发挥的影响进行深入开发,并对具体的训练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在高质量师资队伍支撑下全面提高学生足球训练水平。学校需要根据校园足球具体推广要求积极引进具有专业素养的足球教练员,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足球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块教学都能够规范性开展。同时,也要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引导广大体育教师之间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就校园足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并综合学生运动实际需求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训练方式上进行合理组织与规划,从而让学生在足球项目领域的运动素养获得全面提升。此外,重点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情感激励和素质考核也十分必要[7].针对校园足球项目开展实施激励体制,鼓励广大体育教师深入参与到足球项目教学和训练的创新研讨活动当中。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校园中有效组织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足球项目进行合理发掘,在教学和具体的训练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足球训练更加符合规范,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足球运动要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规范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提高整体运动品质,实现体能素养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晶金.浅谈小学校园足球的体能训练[J].田径,2020(06):23-24.
[2]王志伟.西湾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92-95.
[3]娄荣政.浅析校园足球训练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69+71.
[4]范文燕.小学足球训练课程的初探[J].运动,2018(05):120-121.
[5]乔治.足球改革背景下小学足球运动开展思路研究[J].运动,2017(24):120+5.
[6]张战宏.浅谈小学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其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9):52+56.
[7]周天宇,秦莹.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05):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