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陈浩
[导读]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赋予高等教育以新的使命,包括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陈浩 201620
  
摘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赋予高等教育以新的使命,包括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等。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推进、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改革任务和建设内容。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引言:自十九大顺利召开以来,“全球经济共同体”已然成为了当下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尤其在近几年网络环境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革新为网络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动,并为跨境商业体之间的沟通提供平台,使其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够开展相关的国际经济贸易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现行国际经济贸易的政策,融合我国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针对原有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大部分高校只是将跨境电商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方向来建设课程体系,大体上仍然是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校内外实训都是以典型理论和传统贸易实训为主,对于开展跨境电商所需要的店铺运营、跨境物流选择、线上支付结算及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因而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另外,虽然校内均开设了相关实训课程,但实践操作流程与规则相比真实跨境电商环境相差甚远,加之大部分教授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实践或工作的经历,对跨境电商这种新外贸模式缺乏认知,只能“纸上谈兵”;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出现求职的专业人才与企业的招聘要求不匹配的现象。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实施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学院成立对外交流办公室,由专业教师担任主任,主要负责宣传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帮助学生遴选国外高校及专业,协助学生办理出国手续,协助学生完成学期交流项目的课程对接和学分互认等。学期交流项目包括: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麦克尼斯州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捷克奥斯特拉瓦大学、新西兰理工学院、日本广岛工业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本科2+2双学位项目包括美国塞季诺河谷州立大学;3+1双学位项目包括: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3+1双学位项目;毕业生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项目包括: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麦克尼斯州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国斯旺。


        (二)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为准确对接当前外贸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笔闽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外贸企业用人需求调查。具体归纳为三大方面:(1)专业知识要求上,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贸易政策和市场行情;具有市场营销、渠道开发等国际商务专业知识。(2)能力结构要求上,具有扎实的进出口业务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海外市场营销渠道开发和控制能力等国际商务拓展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跨境电商平台,具有运营和推广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会使用办公软件;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职业素质要求上,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富有创新思维和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充分了解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发展要求等内部需求,遵循反向设计原则,我们将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与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传统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近20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学生在校内依托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在校外依托企业实践基地,提升商务实践能力。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企业人员进课堂,或作为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同时,与企业开展国际ACCA证书、CFA证书培训,并以商务类竞赛、学术沙龙、讲座报告以及实习基地建设,并以国际资格证书为依托的出国交流及学位项目,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财经竞赛+学术沙龙+出国交流项目”模式,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背景下,着眼于传统国际经济贸易进行创新已然成为了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毕竟之路,由此,本文着眼于网络环境以及网络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进行阐述,从中探究未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方向同时指出了相应的创新举措,希望能够对未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创新发展做出帮助。
参考文献
[1]胡丽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营销界,2019(47):278+289.
[2]蒋玉莲,李勍.跨境电商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贺州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64-65.
[3]程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探索——以韶关学院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