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快乐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殷莉
[导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教研室  殷莉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投入到素质教育的热潮中,参与新课改活动,研究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愉悦教学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投入到素质教育的热潮中,参与新课改活动,研究探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就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快乐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当中掌握有关文化知识。无论哪一门学科,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各种有趣的小游戏远比枯燥的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小游戏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比如,在温习各种图形的面积或是体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组织一场抢答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并选出代表,由代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为了获得奖励,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争着抢答教师的提问。在这种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更好地掌握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探究。
        二、利用多媒体等教辅工具
        现代化教学当中使用最多的便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拥有丰富的界面、各种应用以及强大的放送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些功能将很多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时,只用传统的黑板很难让学生直观地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使用多媒体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将加减法的原理通过动画或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既有效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增强了趣味性,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理解、自我发挥的余地,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三、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要想深入开展快乐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刚刚接触几何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理想,常常感觉压力过大。针对这一现象,广大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具象化,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几何知识,认识几何知识。三角形、正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是学生刚刚接触几何时所要认识的基本图形。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些图形,教师可以先通过教学工具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从教室里寻找具备这些几何形状的物体,加深了解。


课后,教师还要进一步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搜寻三角形或正方形的物体,将抽象的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的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学习,那些抽象的知识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转变了观念,学生便会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
        四、丰富作业形式
        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常常让学生苦不堪言,难道作业真的只是一种负担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一种课堂的有效补充形式,作业的作用并不 亚于课上的学习。只要形式新颖、数量适中,作业完全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进行数学学习与巩固训练。
        (一)说一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加上手指力度不够,更加不愿意多写字。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尽量让学生说。比如,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后逐一向家长汇报,在家长面前充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高,质量也高。
        (二)动一动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一动不动地看书、计算,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长此下去,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认识到这一点,针对学生爱动的特点为其布置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多进行观察、比较和操作。比如,学习了基本的几种图形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剪一剪、拼一拼”的作业,要求学生用剪刀剪出几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试着将两个一样的等腰三角形组成正方形或者其他图形,通过动手、动脑,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更加乐于接受。
        (三)写一写
        到了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动手写的作业。数学日记便是不错的选择。在数学学习中,总有一些一纵即逝的灵感,有些惊奇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数学日记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灵感,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更加乐于写。
        总之,快乐教学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情绪及情感,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技能及技巧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来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挣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快乐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营养和乐趣,将苦学变为乐学,以快乐的心情对数学展开学习与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数学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卢爱芝.巧借东风行好船——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6).
[2]刘培德.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
[3]和清香.让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J].学周刊,2012 (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