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叶彩碧
[导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水平、个人情感和基础素养的综合展示。

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初中分校  叶彩碧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水平、个人情感和基础素养的综合展示。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因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初中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对周边事物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在情感上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一些学生的情感表达慢慢变得细腻,还有一些学生的情感表达则会变得粗犷。因此,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期,教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促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教学方式,使作文教学走出当前困境,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1.1缺乏写作素材
        随着互联网和各种移动设备普及,使得很多初中生都选择在学习之余待在家中上网,基本不愿走出家门开拓眼界,长期以往和社会脱轨。但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必然需要优秀的素材,如果学生无法从现实生活和社会获取有价值写作材料,必然会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再加上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旧采取教师先讲解,学生再写的方式,或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其根据理解自主发挥,这种脱离生活和社会的文章无法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作文,甚至部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教师所给的写作题目,降低写作积极性。
        1.2 缺乏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即学生在现有教学方式下写出的文章太过抄袭化和模式化,自己拥有的东西太少。优秀的教学案例会被多名教师模仿,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变换语言,并没有太多的创新。阅卷教师在阅卷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所写的文章都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之所以造成这种原因多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给学生树立榜样,即指明一个写作方向,并没有调动学生潜在创新意识,长期以往就形成模式化写作。
        1.3缺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常见教学形式,通过阅读激发写作欲望。但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此方面并没有展开深入教学,甚至将阅读和写作相分离,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质量,更不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2.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对策
        2.1贴近生活选取写作材料
        现实生活聚集很多写作材料,语文教师就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的同时记录写作素材。只有留心生活才能深刻理解人物和事件并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写出的作文才更吸引人。常言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和记录生活一点一滴,再将其融入到写作当中,丰富写作内容,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写“放学路上”主题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每天放学经过的道路,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感受、积累、思考。


并适当提出问题:‘大家在放学途中有没有遇到有趣的事?’“每天都走过的道路,今天又有哪些新奇的发现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讲述今天的所见所闻,教师就让学生以文字形式记录,由此一来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有话可写,激发写作兴趣。与此同时,和社会接触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仔细观察外界,也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生动有趣的综艺或纪录片,通过这种方式与社会接轨,积累写作素材。在周末则可以让家长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或前往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回来以日记形式记录所见所闻,长期以往形成勤动脑,多动笔的良好习惯。
        2.2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式
        传统语文作文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在某种层面对作文教学形成束缚,甚至严肃对待写作题材,过于注重用词华丽和构思新颖,写作主题也要宣扬真善美,以致于学生在教学中只能在教师划定的范围中构思和写作,长期以往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更阻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对此,教师应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运用独立思考的精神鼓励和影响学生。例如在写作“我最好的朋友”主题作文时,讨论写作对象时,学生认为可以写校外的朋友、同桌、儿时的伙伴等,此时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自己心中设立的好朋友标准塑造一位好友,这种方式尊重学生内心世界,发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充分体现作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促使人不断探索知识,语文教师就应善于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潜在写作欲望.例如在“环境”主题写作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近20年地球环境变化以及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天灾等情况。尤其我国云贵和西南方面的干旱等,指出因人类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大自然而对其造成破坏,天灾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试想几十年后,环境又会如何变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学生潜在写作欲望,拓宽学生视野,更有效培养学生人文观念。
        2.3 优化阅读写作结合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收录很多经典名篇,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用于读写结合教学,更是学生模仿和练笔的最佳途径。学习一篇经典课文好似接受一次心灵净化,在陶冶情操中认识客观规律和获取知识,进而提高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材选文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难易适中,适合学生学习与掌握。与此同时课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开头、句段、过渡、结尾以优秀的语句,恰恰符合读写要求。以《春》一课为例,该篇课文课后练习题指出:“文中最后三段将春描写成“小姑娘”“刚落地的娃娃”以及“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体现春天哪些特点?是否还能运用其他词语赞美?教材很多课文课后练习题都涉及写作,例如改写、续写、命题小作文、补写等练习,语文教师就可从理性角度设计读写结合教学,丰富学生文学体系,促使其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3.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渗透,语文学科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其中作文写作能力作为体现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自然而然需要创新教学途径,进一步增强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妍娥.刍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231-231.
[2]廖春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浅谈[J].考试周刊,2018(41):5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