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兴趣”小兔 闯一闯你的爱丽丝仙境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王静怡
[导读]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三小 王静怡

[摘 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催化剂”,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做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兴趣;绘本;奖励机制;阅读教学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许多写作大家也如鲁迅先生一般,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尽皆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我们从小就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但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极为有限的,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呢?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果只重课内讲读,忽视广阔的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一只臂膀。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做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有“挑”有“拣”,多中取优。
        低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各方面认知、兴趣所在还是很不到位的,不具备自己挑选读物的能力,父母若是没有做足功课,也没有办法给孩子很好的建议。作为教师,我们是引导孩子阅读方向的重要一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好读物,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课外作品。从心理学角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会更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入学时推荐一些活泼、生动的绘本是开启孩子阅读之门的好方式,一年级时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我爸爸》、《我妈妈》、《大卫,不可以》、《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等,在过程中感受亲情、学习规则;现在二年级了,班里孩子们也升级了,爱上了《寻宝记》系列,互相借阅,热情很高这套书契合孩子们求知欲旺盛又爱冒险的特点,将一些地方特色与地理、人文知识砌于其中,孩子们同收乐趣与文化内涵。鲁迅先生曾经在给严黎明的信中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话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孩子们爱图文共赏,但不能拘于一格,就陷在其中,他们需要更远更大的阅读空间,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也应越来越广泛,内容上不局限于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题材上不拘于小说、童话、寓言、诗歌等,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个别推荐也应更有针对性。  
        二、家校添力,书香满溢。



        有了放松、舒适的客观环境,良好的主观环境也应注重,我们不强制孩子今天必须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阅读页数,让他们随时凭着自己的兴趣、需要、爱好去阅读。我们班平时是个闹腾的班级,调皮鬼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大显身手”,但若你在阅读世界走进我们班,会发现:所有同学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捧着手中的课外书认真地读着。没有班干部在管理,却没有人说话、捣乱,因为大家都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阅读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孩子们的心紧紧地吸引住了。
        在家里,家长也努力在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读书气氛的环境。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孩子们大多为农村孩子或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阅读都非常重视,毫不含糊。在家访中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家中随处可以看见书本,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书柜,有的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书房,是一方自己的阅读小天地。除了这些硬件设施,很多家长坚持在临睡前与孩子进行一定时间的亲子阅读,这要求家长付出不少的精力和时间,但很多人都在坚持着,还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看书阅读,他们都期盼着给孩子尽量好的环境,让他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阅读活动成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这榜样是父母时,这力量就更强大了。
        三、“讲、演、读、比”,形式不拘。
        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让孩子们随意发挥,那是没有实效的。因此,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讲故事”,利用“故事迁移”,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还可以组织“背诗会”,看谁背得多。小朋友正是记忆力强的时候,利用这一时期经常背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四、有评有讲,兴趣愈浓。 
        低年级学生身心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自制力薄弱,很难自己主动坚持做一件事情。他们读书,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好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鼓励和期待。对他们的阅读做出及时评价,做点拨指导。
        我们要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方法,把好的方法推广给其他孩子,让孩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骄傲,自从而对阅读有更深的感情。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有兴趣,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而有了乐趣,又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孩子们在阅读中充分地品味语言,让文字内化为自己的涵养,进而丰富词汇,积累语段,沉淀语感,接受不同世界的美的熏陶。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像教婴儿走路一般,轻柔、舒缓,从“带”到“拉”再到“放”。“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能使孩子感受世界的多样性,使内心更丰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我们要一直努力的课题,关注情趣比关注知识本身更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