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白次
[导读] 数学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折巴乡完全小学               白次     

摘要:数学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开创具有实践意义的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为缜密的思维逻辑,但是小学生尚不具备此项能力。所以,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其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便是很好的突破口。换而言之,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具、生活实例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有动力进行数学学习,并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1.利用生活常见物品作为教学道具
        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环境较为单一,认识事物的方式也较为直白。这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显现出来的明显的劣势,即对抽象知识理解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时不妨多加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对于陌生的知识产生亲切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例来说,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上,教师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教学道具。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时,以字典、书本作为例子;认识正方体时,以积木块、魔方作为例子;认识圆柱体时,以可乐罐、玻璃水杯作为例子;认识球体时,以乒乓球、篮球作为例子。并且,以这些教室内随处可见的物品为例能够让学生完成近距离观察的操作,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当然,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不同的图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小游戏。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茶叶罐、牙膏盒、鞋盒、接力棒、足球、篮球、骰子、魔方、橙子等物品,让学生完成分类并说明理由,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2.建立生活情景完善数学教学
        一般来说,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而情景教学法则是由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绪快速拉入课堂,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考虑将这两种方法相互融合,以生活中真实的例子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学习。


例如,“百分数”这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在课程导入时以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某品牌卫衣的成分含量,如:聚酯纤维:94%,聚氨酯弹性纤维:6%,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百分数,以及百分数的意义。然后为学生创设考试分数统计的情景,深化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如,一般成绩分档的标准为:,80-100分或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40分以下为“差”.五年级一共四个班160人,在期末考试中30%的人成绩为“优”,成绩为“良”的人是成绩为“优”的1.5倍,成绩为“中”的人占15%,剩下的则是不及格的学生,请问“优”“良”“中”“差”不同档位的学生分别有多少人?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改编为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3.根据生活实例设计实践作业
        小学数学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常而言,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布置相应的习题。这种方式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持续性的习题训练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适当布置开放性的实践作业能够起到一定的调剂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星期为单位,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如,与家人一起逛超市。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常见的蔬菜、水果、零食、衣服的价格,以及买东西时收钱、找钱、打折的活动,并在下一星期的课堂上依据上一星期所布置的开放性的实践作业设计简单的互动问答。如,循序渐进地完成以下问题的提问:一,通过上一星期的实践作业,说一说目前不同蔬菜的价格?二,根据已知的蔬菜价格,选取其中几种向学生提问:如果只买这几种蔬菜需要多少钱?三,接上一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未结账前,某一种蔬菜不想要了,那么又需要多少钱呢?层层递进,既检查了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笔者在文中就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有所了解,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学会以数学的思维看待生活常见问题,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2020,17(34):164.
[2]李林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5):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