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真人,践行真知 如何在后疫情时期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梁远洁
[导读]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小学复课已经有序推进。学生从线上学习方式又转换到了线下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  梁远洁   610000

摘要: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小学复课已经有序推进。学生从线上学习方式又转换到了线下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小学生更好的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学校、教师、家庭以及社会需要形成合力,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使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关键词:疫情后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提高其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意识到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尊重和关心每位学生,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促使其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疫情期间,居家上课的小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情绪,有些学生甚至出现失眠的现象。而到了新学期开学,小学生返回校园,更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学校的生活。因此,在后疫情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
        学校需要对全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向教师传达疫情防控知识,并提供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学校也应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到必修课中,每周设置一定的课时,将课程实施到位。心理教师必须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通过每周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授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并提供一些心理举措,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2.组织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需要对返校的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及时获取学校师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对存在心理问题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复学后,学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力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学校需要全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心理教师沟通时间进行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室需要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并将心理教师教师联系方式公开,便于师生咨询。
        3.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和主题讲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心理活动课的方式开展。心理活动课不是心理理论课,不是以传授心理学理论为目的。但是每节活动课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通过学生易懂的方式去呈现。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心理剧、游戏等。此外,心理活动要有主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寓意。学校要组织师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通过团体辅导和这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烦恼,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强迫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4.建设强大的心理教师队伍
        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能够保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必须为小学心理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学校需要配备具有扎实心理学基础的教师队伍,指导学校心理课程、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工作。需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心理健康教师联动队伍,共同研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为教师创造条件,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定期外派心理健康教师去示范校进行参观与学习,及时了解最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互相交流中成长。作为心理教师,需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5.制定方案,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学校要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时排查出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师生。公开心理咨询教师极其咨询时间,提供心理热线电话及在线咨询平台等信息。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出现问题,及时主动与教师或家长进行沟通。对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有发现,应及时进行干预,或转介其他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
         6.形成家校联动机制  
        学校应建立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和关爱小学生心理健康机制,帮助家长正确的教育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给每位家长,并为其提供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健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定期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全校心理健康水平。
        结束语:
        后疫情时期,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中,指导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评估疫情线上教学可能给小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关心全体学生,及时调整后疫情时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融合到到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要灵活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关注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校刊、广播、展板等方式,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小知识,营造健康的学校氛围。
参考文献
[1]张黎磊,李慕绚.等风雨经过 我们微笑相见——宜昌市中小学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记[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0(07):61-62.
[2]钟志农.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应对疫情心理辅导”专栏简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1):4.
[3]黄日暖,梁剑玲.守护心灵:中山市科学开展疫情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0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