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戴毅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戴毅
[导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效果较低、课堂讲授枯燥乏味的问题。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第四小学 戴毅 邮编537600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效果较低、课堂讲授枯燥乏味的问题。新课改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鲜活、更具吸引力。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追求新的、更适合新时期小学教学工作特点的教学方式。小学五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更加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尤其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阅读的效率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应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因应而变、因材施教,钻研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和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效率,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
        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普遍较为被动,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学生没有作为教学主体融入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学习效果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2.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引导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仍需要教师的引导。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仍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学生很可能抓不住学习重点,事倍功半。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常常浮于表面。长此以往,很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对学习失去兴趣。
        3.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一些学生,对于语文字词的基础知识,可以掌握得很好,但是一到语文阅读理解时,就完全处于迷茫的状态。这部分学生,本身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是很高的,喜欢语文,热爱文字,但是阅读的能力却偏低。究其原因,这类学生通常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学习较为吃力,对于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依赖性,课堂上不会主动思考,完全依靠老师的灌输。语文阅读是需要学生用心体会的,这同数学的学习是有很大区别的,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学生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即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成绩还是无法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发展个性化阅读,而且就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也会停滞不前,无法提高。



        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重视学生差异,开展个性化阅读
        五年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已经初露端倪,语文教师应分析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例如,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将课文中发生的故事同现实生活中的事做比较,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让学生在阅读中、在思考中,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于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方式,如果选择不恰当的话,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订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基于差异化的个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到语文阅读带来的乐趣,在知识的广阔天空里翱翔。
        2.运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
        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更是展现了它卓越的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将单一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更加生动具体的声音影像,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例如,在讲到有关历史典故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与之相关的影视剧、短片等,然后再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典故通过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课文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发散性思维。
        3.尝试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技能
        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以积累更多的词汇。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想法,学习写作的技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不仅对其阅读能力有较高要求,对其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阅读教学,教师加以巧妙地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续写或者仿写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词句,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五年级,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是小学到初中衔接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助力学生顺利升学.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结合五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在小升初的压力下需要怎样的帮助,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活跃语文阅读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德丽.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数码设计(下),2020,9(3):190.
[2]陈会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人文之友,2020(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