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宏谋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721300
摘要: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也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注重从生活教学、合作教学以及自主探究教学着力,并在此基础上,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正确的生命观,字词赏析能力以及意境感知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与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同的是,本文中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注重运用“诗无达诂”的理念,打造生本课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和主观感受导入,让他们理性化思考阅读内容,真正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精神的养料和思想的深化,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
“生命”、“生存”、“生活”是构成人生的三大要素。教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还应让学生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反思,并从中真正总结出属于自己感悟,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并让他们以此为指导,使生命过得更为丰盈,达到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作用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兰亭集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感受到此篇文章是一篇真正让学生获得良好生命价值观的素材,因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运用个人的生活体验,诠释文本内容,并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看法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如何理解下面的句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第二点,实施引导。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深度和方向,教师做出如下引导:你们可以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角度进行解析。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几个思考。思考一,有些学生认为生命是一场单行道,我们不仅需要奋斗,而且还需要享受奋斗路边的风景;思考二,有些学生认为生命因为爱而永恒,因此,他们会用心渡过每一天。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用心思考,用心表达,促进他们正确生命观的形成。
二、使用小组合作教学,增强学生字词赏析力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既让学生畅所欲言,又让他们对所言内容进行聚焦性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字词进行赏析,促进他们语文阅读能力的增强,获得良好的小组合作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定风波》这首词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分析词中体现“轻”字的词语,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促进学生诗词赏析能力的增强。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点,讲授知识。为了提升学生对整首词的感知能力,提升后续教学顺畅度,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并让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进行解析,从而达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竹杖芒鞋”如何体现“轻”的状态?可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第三点,开展交流。教师为学生提供10分钟的交流时间,并适时地走入学生,解决他们在探究此问题中的疑惑点。第四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简要介绍学生的讨论成果。有的学生认为:竹杖芒鞋轻巧,可是在风雨路途中的竹杖芒鞋便不轻巧了。可是,诗人却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体现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松弛,即内心深处的轻,是一种超然若无的心态。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中的“轻”字相似。
三、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提升学生意境感知力
“诗无达诂”注重让人们从回归个人体验,并运用个人体验诠释古诗。教师认为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阅读者只有阅读到打动自己的文章时,才能在分享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打动被分享者,即说明用心的重要性。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丁香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赏析他们心目中的“丁香姑娘”,真正促进学生意境感知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立足课本,立足文章的背景,进行“丁香姑娘”的赏析。部分学生认为:丁香姑娘是真实作者的主观化意象。这位姑娘既是处在人生困惑点的作者,又是处在人生希望点的作者。这也说明作者心中有一定的矛盾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并鼓励学生回归个人体验,运用个人体验,品味文本,并分享文本的体验,从而获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知,弥补学生思维的漏洞,促进他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桂林.学生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1)
[2]杨夏.有思想地教阅读——改进高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