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梁秀
[导读] 微课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交互性强、使用方便
        梁秀
        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第三小学    广西梧州  546700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短小精悍、用途广泛;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等特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喜爱。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课程为例,探索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有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改革步伐,引进新颖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而微课就符合这样的条件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借助视频、文字、图片等手段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局限性少,凸显教师个性等等,对师生来讲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尝试将微课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用事实验证了理论,具体如下所示:
        一、用于预习环节,做好课前准备
        预习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熟知文本内容,了解教学重难点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地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建构高效课堂。但随着教学压力的加大,各个学科的都预留了课后作业要学生完成,孩子们还要去牺牲课余时间去上补习班,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工作,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为此笔者想要借助微课改善这一情况,即提前录制好微课课件并上传到微信群中,让孩子们自行下载或在线观看课件内容,课件时间短,重难点突出,可以在闲暇片段时间内预习,十分便利。
        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篇章之前,避免学生忘记预习,笔者就提前制作了几个微课课件,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既有爬山虎文字百科介绍,又有各具特色的植物图片,还有录制的重难点教学视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学习兴致,让预习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学到《精卫填海》这一篇文章时,笔者截取了一段相关动画视频,让孩子们简单了解了这个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学到《爬天都峰》这篇文章时,笔者借助微课课件展示了天都峰的风景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吸引学生的目光,随之提出问题:借助图片谈一谈对天都峰的印象?引导学生思考……上述活动凸显了微课的特点,也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价值,值得肯定。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微课融进了预习活动中,或制作文字课件,或者巧借图片,亦或是生动形象的视频,都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让其在零散时间内打开微课课件进行预习工作,改善了学生不预习的现状,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用于课上教学,凸显资源优势
        过去,教师将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唯一的依据,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也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诉求,而微课的应用改善了这一问题,因为它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具备一般信息技术的优势,其中就包括海量信息这一特征,因此能拓展文本有限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
        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借助网络搜集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制作成了微课课件,等到教学活动开始后,大家就借助课件内容了解那个屈辱的时代以及周恩来先生的相关经历,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学到《观潮》这一篇文章时,笔者应用微课揭秘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理以及影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写作顺序,同时感受文章用词准确,情感丰富这一特点。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挥了微课海量资源这一优势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文章背景,写作特点以及描写对象的了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用于突破重点,提升教学效率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涉及文章写作背景,隐藏着作者写作情感,是对生活艺术化的展示,但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需要教师的鼎力帮助。而笔者选择用微课技术提供帮助,旨在解答学生困惑,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时,因为是文言文文章,学生独自阅读难度较大,预习效果不尽如意,为此笔者借助微课技术辅助教学,逐一分析词汇与句子的含义,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难度;播放相关动画,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形成自己的逻辑;故事讲解,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体会故事主旨等等,解决了教师反复教学却低效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收获颇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借助微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增强了学生理解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值得教师们学习借鉴。
        综上,从上述案例中可以获悉微课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价值:能借助点滴时间做好课前预习;能借助网络提供海量教学资源;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率等等,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值得教师同仁们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2]方龙.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