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黄新武
[导读]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初中语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较之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黄新武
        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431911
        摘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初中语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较之以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实践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作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目标;情境;合作学习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为主,在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从根本上扭转初中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立足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之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调整,以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激活语文教学活力,以望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取最大化的教学收益。
        一、基于教材内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就会在极大程度上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理清上课的思路,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之前,我结合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作者情况;掌握本课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其特征的;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和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激发学生热爱灿烂中华文化的情感。如此,通过制定并明确三维目标,既理清了上课的思路,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创设直观情境,深化学生理解感知
        初中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学科,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且更为注重对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和思想感情的培养,再加之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更易接受具体、可感的知识或事物。此时,若能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情境,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以图片、声音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定能深化学生的理解感知,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黄土高原的地势地貌,播放了歌曲《黄土高坡》,以将学生的思绪引向广袤的黄土高原,进而为学生接下来感知感悟文本奠定基础。在剖析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我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供学生欣赏,并从火烈的舞蹈场面、鼓声的巨大力量、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和变幻的舞姿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谈了观感。当看到一张张优美的图片和一幕幕精彩的场景时,学生便会不自主地联想到陕北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如此,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实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多元性的相互碰撞,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
        三、倡导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将学生单纯地视为容纳知识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语文素养也不得有效培养。鉴于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讨论:1.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能调换先后顺序吗?为什么?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考:通过组合关键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那其他内容是不是可以删除?为什么?3.从说明结构的角度思考: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那么开头两段讲石拱桥的特点是否多余?最后一段又有什么作用?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总而言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从根本上扭转教学观念,深度把握教学的相关要素,继而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情境创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进步.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6(08):71.
        [2]王琦.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与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7):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