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文丽娟
[导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利用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更是不容忽视。

        文丽娟
        四川省广元市东城实验学校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0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利用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更是不容忽视。情境创设的好坏,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实现有效教学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问题;直观;表演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情景和情感两方面内容,旨在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激活语文教学活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及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继而在对学生身心发展及语文学科特点加以准确把握的前提下,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有效情境的创设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想象、建构、体验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兴趣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绝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在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这不仅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初,教师不妨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文本的具体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之初,我利用幻灯片出示了男孩孤独地站在森林中的情景,并让学生猜一猜男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不难猜到男孩是在森林中迷了路。之后,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物或感受,体会男孩此时的心情。接着,我向学生问道:“此时的男孩特别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该怎么帮他走出森林呢?”待学生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同学们提的办法都很好,可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又没有指南针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首诗歌,它会告诉我们答案。”如此一来,既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直观情境,形象感知,引发共鸣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学科,教材中的文章虽包罗万象,但其中多以感性内容为主,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情绪。此时,若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将文本中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定能深化学生的理解感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了荷花的图片,同时配以相关背景音乐,以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为学生接下来感知感悟文本奠定基础。在引导学生品析文本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荷花的形态进行了直观呈现,并指导学生图文对照,读文赏析,以使学生因景入情,以情观景,使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与景相融。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视听工具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创新了语文教学视角,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使学生形象感知了荷花的姿态美,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创设表演情境,强化体验,心同其情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将学生单纯地视为容纳知识的机器,留给学生自主感知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教师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生动演绎,使学生在表演情境中强化情感体验,深入领会文章意蕴。
        《穷人》一文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在学生阅读了课文,并简单梳理了这一故事的主要情节后,为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神态等进行分析,多角度感受了人物形象。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生动演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各小组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如此,通过创设表演情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使学生在对角色进行诠释的过程中把握了作品内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教与学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相对真实的场景中获得知识,提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熟悉情境创设的多种形式,加大情境创设的力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上语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赖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尝试[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4):179-180.
        [2]宁风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