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理解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张娜
[导读] 在2017年秋季的新课改中,语文教材进一步突出了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革命传统和国家民族自豪感教育,更加注重体现时代性,更加注重凸

        张娜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明德小学校
        在2017年秋季的新课改中,语文教材进一步突出了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革命传统和国家民族自豪感教育,更加注重体现时代性,更加注重凸
显创新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接班人。
        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好教,但是要想教好并不容易,不容易,就在它的教育理念,他全新的课程结构,他鲜明的教学主线。这套教材总结了百年以来小学教育的得失,提出了新的核心,这个核心我总结成是四个词,每个词是四个字。
        一、教育要“立德为宏”。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教育独当重任,我们要坚持这个价值观的导向,使我们孩子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时候就扣懂了,沿着这个方向把路走对了,就像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时候,让孩子知道王戎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地思考,而了解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聪慧,如果在现代社会,在法治的建成中,在这样一个民族、和谐、文明的环境下,我看到了道旁的“桃”、“杏”等等,这个能不能今走而取之?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
        所以要立德为宏,要有德方能走得更远,以德服天下。
        二、教育要“能力为重”。
        语文教学是由听、说、读、写、审、思、品几个方面组成,它们是由低端的语文教学向深度的语文教学去延伸,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深度,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语文教学要从这4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让孩子们用这些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语言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语言密码,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智慧,形成自己语言风格,最后形成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学生自的语言的同时也发展语言的思维,因为语言是外力思维,是内力,好的,课堂一定是有教学思维的。
在教学《两茎灯草》终不能拘泥一个词,一句话,然后在文本的内容反复的去做很多文章,而是要从文内盗,文外从宇文走向生活,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紧密的结合,所以让学生三次去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塑造了这样一个经典形象,让我们不由自主一想到严监生,就想到她伸出的两根手指头的深刻含义,那是一个特写般的镜头,是吴敬梓先生对我们文学乃至文化的最深刻的创造,怎样让学生识别这个形象,发现这个形象塑造的秘密,追求背后的表达,由这样的语文阅读走向表达,由学语文到用语文。


        2.思维
        思维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所以学生才会发现“三翻四抖”,当学生思维飞扬起的时候,思维有多深刻语言就有每生动,所以思维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从传绕走向现代的最核心的一个词。
        3、审美
        刚才说的严监生的两个指头,那是一个文学审美的非常重要的对象,怎样透过两个指头去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教学生,学生才知道文学形象,原来是这么栩栩如生,原来就是这么血肉丰满,原来就是我们听不到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这个人,仿佛就在我们眼前,除了形象之外,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中知道语言的美,语言的温度,语言的思想、语言的感情。
        4、文化
        我们的课堂要传递文化,什么是文化,由文本负载着的文化,这文化包括教师的文化和儿童的文化,这几种文化的互相交融,最后合成一种我们独有的课堂教学,比如统编教村中大篇幅的增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篇目,就是把中华文化从我们手上发扬下去!
        能力为重,不仅表现在知道什么,更表现在它能够做什么?语文是拿来用的,如果能力不能拿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个能力是空洞的,是虚无的,是贴在字面上的,或许能考个好的成绩,但是那不是能力。
        三、教育要以“读书为要”。
        语文课就是读书,统编教材提出的课外阅读的课程化,就是要直击语文的要害,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学生做题多而读书少,读书少,眼界有限,眼界就不会高,胸怀就不能超越浅显的文本,我们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和大人一起读书,让学生建立语文的兴趣,慢慢的有一点点的积累,最后做一个卓越的阅读者,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乃至气质,所以真正的阅读者,他一定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一定是一个会思维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所以读书为要。
        小学语文更要注重阅读,因为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读书的黄金时间是8到14岁,所以我们要抓紧这个时间,把最富有营养的东西,一生管用的东西,能够培养生命乃至生长的东西,能够为自己的灵魂打底色的东西,交给学生。带着学生一点点地走近书,做到读起来,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让学生知道读书是为了让自己走的更远。
        四、教育要以“运用为本”。
        语文是拿来用的,语文要引导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这门学科是综合性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要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语文价值,才能感受到语言原来是我们的生命。
        以上这四个词语就是统编教材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这四个词语能够改变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