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雷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中心学 274604
摘要:传统文化本就与语文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研究如何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让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方式 教学策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不论是什么时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不应当被忽略。然在现如今的时代发展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被逐渐削弱。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应当与教育教学进行一定的结合,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基于此,语文学科作为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学内容都与传统文化相关,还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语文教学的支持。并且,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层次,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文化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出来,并且很多外来文化被认识和追捧,我国的传统文化反而受到了“冷落”。这样的形势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应当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后备军,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学生成长起来之后,传统文化的发展自然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方式,也可以让传统文化更适应现如今这个时代,有助于传统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素养培养的需要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素养培养是重要方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素养的培养正是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来的。在语文学科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并且,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其他三方面素养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多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不能操之过急,而是应当循序渐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了解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之后,就应当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实施。也即是说,教师应当研究多种传统文化渗透的措施,同时应当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渗透方式的选择,并且,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进行渗透调整,力求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效掌握语文知识。
(一)巧用视频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用视频来渗透传统文化,视频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直观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在课后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所以,教师可以挑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将之融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过,视频的时间长度需要得到合适的控制,而传统文化渗透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不宜占用太长的时间,否则语文教学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得不偿失。
例如:在进行《草原》的教学时,我运用了视频进行传统的草原文化的渗透。展开来说,学生对于草原的了解不是很多,对于草原文化的了解也并不多,并且他们对草原有限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影视剧。所以,在刚上课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进行了视频的播放。视频内容较为丰富,并且是混合视频。为了吸引学生,视频的开头是影视内容,紧随其后的是那达慕大会、畜牧养殖、蒙古包的搭建、特色美食等内容。通过看视频,学生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草原文化的特点。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为了突出传统文化,我特意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视频进行一定的交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交流中,他们对草原传统文化的认识会更进一步。在交流结束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课文的探究学习,同时让他们在课文中再次体会草原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渗透,学生对草原传统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二)妙用图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运用图片来渗透传统文化,图片渗透可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也可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获得语文创造能力的发展。不过对于图片渗透而言,要想提升图片渗透的效果,教师需要在多种多样的图片资源中挑选与语文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图片,并学习和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对其进行一定的编辑和优化,让图片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
例如:在进行古诗《江南春》的教学时,我运用图片进行了古诗文化的渗透。展开来说,古诗中的用词较为精炼,意境或宏大或苍凉,极具韵味。并且,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即在游戏中我会展示一些与古诗诗句相关的图片,学生需要用猜测图片与哪句诗有关,并将之朗诵出来。这些图片多是水墨画,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猜测,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的底蕴及其艺术性。并且,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对以往学过的古诗进行回顾,也可以学到一些新的古诗。在游戏的最后,我会展示与《江南春》相关的图画,以此将学生引入到这首诗的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渗透,学生对古诗文化的认识会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应当巧用图片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活用生活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生活渗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传统文化与自己的联系,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且,将生活与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提升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所以,教师平时应当注重观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合适的时候,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将传统文化与语文和生活进行联系,并获得综合性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的教学时,我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展开来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都会过春节,并且,不同地域的春节可能会有不同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中都蕴含着一定的传统文化。所以,我先让学生回忆了自己经历过的春节,并交流讨论春节都有什么特色。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提到了春联、年兽、饺子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将学生提到的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了课文的阅读,看看北京的春节与自己经历过的春节有何异同之处。在阅读结束之后,我会借着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机会,对春联、饺子等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春节产生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渗透,学生会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提升他们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为此,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认识什么是传统文化,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力量,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如此一来,学生的文化素养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任静.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孙玮.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臧霜.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