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姚尹胜
[导读] 对于语文来说,文言文阅读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不多,但也是小学生需要有效掌握的部分,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姚尹胜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塘头小学537404
        摘要:对于语文来说,文言文阅读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不多,但也是小学生需要有效掌握的部分,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文言文阅读趣味性”“结合小组合作,提高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重视文言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地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古代世界的文化和精神,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质、语文学习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有效地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文言文教学要求,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文言文阅读趣味性
        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一些枯燥性。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还不长,文言文又和如今的白话文行文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学生在文言文中需要解决的字词障碍是很多的。这也就难免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枯燥无聊。为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不注意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那么不但会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小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十分不利于小学生之后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加文言文阅读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短小,且情节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上网搜集一些图片,然后设计一定的动画视频,将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如杨氏之子、孔君平的形象设计成卡通式的,这样就十分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能够很好地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然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去进行对于文章的探究,看看两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又如,还是以这节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就相关的情节、对话进行复现。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提高趣味性。


        二、结合小组合作,提高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讲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将意思写下来,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机械地记笔记,缺乏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十分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不会去主动探究。这样一来,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又怎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呢?为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潜能,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文言文中,能够进行主动的探究、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将学习的主体权利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两个大组需要分别探究两个小孩之间的对话。然后在两个大组下,可以再分为不同的4-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去探究相关话语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任务和问题,如“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分别都有什么?”“两个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各个小组分别展开了具体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一些字词方面的障碍,解决不了的话可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或者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之后,每个小组间展开交流,针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探讨,最后进行总结发言。这样在合作的基础上,学生都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了解,提高文言文探究学习能力,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
        三、重视文言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属于关键的一个环节。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读通、读顺,这样才能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
        例如,在开展《两小儿辩日》这一课的诵读教学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该在哪里停顿,该怎么划分节奏。然后教师可以逐句带领学生齐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读通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活动,让学生越读越欢,越读节奏越鲜明,在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巧妙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识记。同时,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而形成一定的文言文语感。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使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和愉悦感,从而能够做到主动学习,保证文言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亚松.“文”“言”并重,承古开今——文言文教学策略谈[J].新教师,2017(09):38-39.
        [2]张小平.激发小学生文言文学习潜能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8(2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