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
湖南省娄底市第六小学 湖南 娄底 417009
摘要:综合各学科一直以来的教学经验可知,只有在学生积极有效配合下,教师们才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学科能力迅速提升到较为理想的高度。据此,平时以小学阶段学生为对象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着重探寻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在相关研究活动中投入大量精力,以便于切实借助学生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参与积极性;有效策略
传统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角色定位不准确,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教学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所以并没有在调动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方面投以关注与重视,那么结果自然是无法高效完成预期教学任务。鉴于此,在现阶段教育教学环境中,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努力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都需要划分出一定时间和精力用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探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境等,最后基于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综合研究如何有效调动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以便于师生高效配合,顺利达成既定育人目的。
一、创设声画情境,化解课堂枯燥性
大多情况下,学生们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他们无法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而只能感觉到枯燥与乏味。由此,实际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创设一定声画情境,化解课堂教学活动枯燥性,调动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
如学习《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接触希腊神话少,对于其中的神话人物知之甚少,甚至连人名都念不好,学生并不像学习其他神话故事那样感兴趣。为了能够与学生合力高效完成计划教学任务,我在恰当时机创设了一定声画情境。具体而言,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几段以普罗米修斯为主角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们观看,思索。接着,我又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课前从网络上搜集的标准课文朗读语音,鼓励学生们一边聆听一边悄声模仿诵读。这样,通过上述声画情境辅助教学手段,我很顺利地就化解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枯燥性,在其中增添了丰富趣味生动元素,所以自然也就诱发出了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进而促使他们积极热情地参与到了具体教学活动中,为最终优质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注重平等教学,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一个班级当中通常既有学习好的学生,同时也会有学困生,而任课教师如何对待他们往往很关键,会对教学氛围产生针对性影响,进而一定程度上左右学生学习态度。
据此,平时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各语文教师就需要注重平等教学,保障各个学生的公平权利,以营造和谐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积极感染,最后顺利调动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助力优质教学。
例如,在《铁杵成针》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全面了解学生能力差异的情况下,我基于平等、公平理念。采取了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如:在为学生们分析讲解文言文知识时,我并没有因为某些学生能力较好就一味向他们提问,从而剥夺学困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权利,而是根据学生能力情况,巧妙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与数量,给予了每个人恰当的答题机会。我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用扩词法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成-完成;弃-放弃;还-回去;卒-完成;引入游戏组织课堂教学时,让学生用自己当地的方言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在表演文言文环节时,我并没有将所有话语权交给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而给予了学困生同等权利,鼓励他们小组合作分别用古文和现代白话文演绎课文,在游戏中了解课文,阐述看法。通过上述一系列蕴含平等思想的教学活动,我就营造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积极有益的学习实践环境,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主宰者,都积极地投入到了具体教学活动中,从而顺利完成了既定学习任务。
三、引入激励手段,提升学生主动性
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学生都可能遇到客观问题或主观困境等,而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学生高效学习发展。据此,平时课堂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就需时常引入激励手段,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尽可能每一环节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教学参与积极性。
例如,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各种激励手段。具体如:我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填写恐龙的不同习惯,性情,形态等等,每答对一个得一星。我在教室里四处走动,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对他们进行口头表扬激励,如用目光微笑对视、点头,说些诸如“你回答得真好!想得比老师想的都全!哇,你得到了这么多星,老师真替你高兴!”之类的鼓励性评语。进入课堂练习环节的时候,我并不是直接让学生进行解题练习,而是也引入了竞争元素,限定了做题时间,鼓励学生们正确解答更多的题目,从而赢取最后奖励。利用上述一系列激励元素,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主动性显著提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最终高质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增添了助力。
总之,在当前学生主体价值日益突出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探究总结多元科学措施,为学生创设优质环境与条件,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助力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云.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积极性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37+39.
[2]周霞.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