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于宁宁
[导读] 幼儿教育是三到六岁的儿童接受的启蒙教育。对于初步接触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由于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且尚未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于宁宁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实验幼儿园 吉林省 长春市 130500
        摘要:幼儿教育是三到六岁的儿童接受的启蒙教育。对于初步接触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由于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且尚未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经常会出现哭闹、抢夺玩具、破坏物品等各种不良行为。因而如何开展常规教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是教师关注的话题。为此,作为小班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幼儿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儿能够对基本的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从而为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转变理念;创设环境;联合教育
        生活常规教育具体是指教师面向小班幼儿开展的,针对幼儿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进行培养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应通过有效引导的形式帮助幼儿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促使幼儿形成能够终身受益、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如何高效地开展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施加者以及幼儿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游戏的组织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也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因经验不足或是职业压力过大等原因的影响,对生活常规教育怀有厌倦和懈怠情绪。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工作,引导教师不断转变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常规教育打好基础。
        例如,幼儿园应积极倡导教师参加园区或是其他相关单位和机构组织的一些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并充分认识到常规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促进常规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以权威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给幼儿提供自主成长以及自由发展的空间,并通过有效引导的形式来规范幼儿的形式,使幼儿逐渐形成并建立正确的常规意识和基本的常规行为,从而不断发展、完善。如此,便增强了教师自身对于常规教育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为幼儿常规教育教学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适宜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良好环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能够给人营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学习氛围,从而在无形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此,在面向小班幼儿开展常规教育时,教师应在充分利用园区内区域活动资源的基础上,给幼儿营造一种生动、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将生活常规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幼儿常规教育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鉴于小班幼儿对具体的洗手步骤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并打印一些相关的图片张贴到洗手池旁边,让幼儿在盥洗的时候一边观看一边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盥洗的时候教幼儿唱相关的儿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除此之外,在幼儿吃饭、午休时,教师都可以通过创设环境的形式渗透常规教育内容,使幼儿养成节约粮食、不大声喧哗和吵闹的好习惯。除了物质层面的环境建设外,教师还应积极给幼儿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精神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自由、愉悦的学习空间中快乐成长。如此,通过良好环境的设置,激发了幼儿学习生活常规知识的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教育教学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
        三、家园联合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的健康成长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持久且深远的,因而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幼儿常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在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来,在教育合力的作用下促进幼儿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为实现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幼儿成长手册的形式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区内的表现。将幼儿在园区内表现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手册中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而家长看过之后也应给出合理的意见并帮助制定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成长和教育方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建立家长开放日的形式邀请家长到园区参观,了解幼儿在园区内的生活,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是建议。如此,便将教育合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实现了幼儿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为幼儿常规教育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之,生活常规教育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究开展常规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儿能够形成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并最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巧燕.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
        [2]陈文清.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