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王能忠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在数学知识学习环节呈现相对困难的现象。
        王能忠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在数学知识学习环节呈现相对困难的现象。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形象,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实现探究课堂的构建目标。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构建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探究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何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对知识呈现的方式进行精心设计,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索的兴趣,获得实践能力和创新潜能的发展。比如,通过动画或图片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1]。以“圆的面积”为例,在具体的学习环节,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对已学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回忆和复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再现推导过程,并对它们的共同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内容进行推导,从而实现转化思想的渗透,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促使学生自主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二、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堂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但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较强的认知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实际学习中往往无法透彻理解数学知识,继而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巧妙应用信息技术来演示课堂知识,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2]。以“图形的运动”为例,若只单纯依赖于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微课课件,向学生演示对称轴的过程,促使学生明确“两边的图形沿对称轴对折能完全重合”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演示教学,学生能深入认识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特征加以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数学质疑观念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探究型的数学课堂。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以“三角形”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播放PPT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如下问题:三角形的线与角有怎样的特点?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之间有哪些异同点?三角形能构成哪些特殊的五边形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有哪些表现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
        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2]。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讲授完课堂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层次不同的小组,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难度不同的课堂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训练。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选择相对简单的习题,使其对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加以了解,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针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选择难度中等的习题,使其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透彻理解;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选择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习题,使其能透彻理解小数的性质与意义,准确掌握小数点位移引起的大小变化规律。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课堂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让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节省课堂时间,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巧借信息技术来激发探究热情、演示课堂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分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构建自主探究的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孙晓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41):208.
[2]黄银平.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段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30):214-215.
[3]覃巍文.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探究课堂[J].科学咨询,2020,(4):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