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佳 黄玉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44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高难度的理科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文章基于此点,对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策略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计算能力和数量关系的培养,此外,还更加关注他们的数学成绩。因此也忽略了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进行创新和改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将其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以实际生活为依托,为学生创设空间想象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情境的创设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浅显化、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想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以此就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空间,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测量》时,其中涉及了长度单位以及重量单位的认识,比如毫米、千米、厘米、吨等单位,并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换算这些单位。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所以他们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还很陌生。对此教师就应该以实际生活为依托,将生活中的学生常见的东西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这些熟悉的东西,逐渐感知这些长度单位,以此就能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知。比如教师可以带来一枚硬币、一张百元人民币。在教师展示人民币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你们猜一猜这枚一元钱硬币的厚度大概是多少?很多学生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一米”、“十分米”。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得知他们对测量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所以教师就要可以让一名学生上前用尺子测量硬币的厚度,之后再向大家补充毫米、厘米的概念,这时学生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接着教师可以继续问道:“大家猜一猜这张百元大钞长多少呢?”经过刚刚的知识补充,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长度概念,就会展开自己的想象,有的学生就会小声回答“100毫米”、“10厘米”等等,这时教师依旧可以让学生上台用尺子测量,这时毫米和厘米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学生便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了一个全新认知。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辅助教具,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想象,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且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展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就一定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应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能够不断验证他们的自我想象力,能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正确的想象和认知,以此就能提升他们的想象效果,促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其中涉及了周长的计算。很多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就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确定一个以“计算黑板周长和窗户周长”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多加引导,帮助学生计算这些周长,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地帮助他们或者对他们进行提点和指示。在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过程做一个总结,在他们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领悟与周长相关的知识点,以此就能实现他们对周长的学习和认知。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知识缺陷,不断用实践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空缺,以此就能有效避免他们的知识误区,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认知,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军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20(19):79-80.
[2]赵东桂.打造数学卓越课堂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