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培育学生数感策略 ——以基础计算能力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沈运萍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大量数学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沈运萍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城关第二小学  725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大量数学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小学生数感,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字的理解,从思维方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字表达内心的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感培养;基础计算能力
        数学家Keith Devlin认为数感由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同时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能力和及时记住连续呈现的物体数量的能力。小学生的数感水平对其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提升其数感水平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在数学问题中提出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数感教学提升小学生基础计算能力为例,分析实际教学案例并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培育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教学情境,引导数学思维的形成
        小学时期学生对逻辑关系的认知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还比较弱,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这为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增加了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借助于现实事物,帮助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的概念、算式、关系等内容具象化,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依托的场景。有了这种帮助后,数学能力不强的学生依然可以借助于观察具象事物找寻数字间的关系,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数感水平。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能表现得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计算过程不再单一死板,而是随着学生们的思维跳跃,迸发出更多样化的计算思路。
        例如为学生们讲解百分数时,成人很容易理解百分数或百分比,但是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于纠结百分数中“百”这个数字,将百分数看作是一个算式,无形当中增加了计算难度,以致于计算速度变慢。数学教师可以用更加具象化的表现手法来帮助学生们理解百分数之间计算的正确思路,用100个红色小球表示百分数中的“百”,用黄色小球表示百分数的“数”,算式1%+2%=?通过演示计算过程学生们可以发现,算式可以转化为(1+2)/100=?在计算黄色小球时,红色的100个小球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只需要计算黄色小球之和就可以。借助具象的小球,学生思考有了可依托的场景,让学生弄清概念、理解算理,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1],避免了混淆不清的情况,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
二、观察生活,培养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2]。

生活中出现的很多实际案例,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好机会,将这些案例加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拓展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数学视角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刻练习数学知识的运用,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进而更加热爱数学知识。
        复杂的算式和应用题中的逻辑推导对于数感比较弱的学生难度就会比较高,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辅导,极易让学生觉得数学问题逻辑性太强,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增加生活中用数学思维处理问题的机会,在生活细节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班级图书角的一本书,在一周的时间内被三名同学借阅。这件事就可以作为一道简单的计算应用题,让学生们计算不同日期班级图书角书籍数量,并分析图书角的书籍和借阅学生手中书籍二者的总和有着怎样的规律。虽然算式比较简单只是加一和减一的区别,但是由事件的发生顺序推动算式的计算顺序,这个解题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计算和分析学生找到了总数保持不变的特点,也就是说当一个算式反复出现,并且计算方式相反时,总数是恒定不变的。这一规律特点由学生们自行分析得出,在提高学生们数感的同时让学生们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探寻数字规律的兴趣。
三、活动实践,提升数感
        除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活动实践同样重要。数学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课,促进学生们数感的提升。比如:运算比赛,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下开动脑筋运用之前所学习到的简便运算相关知识,去解答教师设计的题目。在答题形式上可以采用:小组接力作答、个人积分抢答、找寻最优解等游戏竞赛的方法。学生们通过活动实践不知不觉间就有效锻炼了自身的计算能力,在简便计算中促进数感的提升,同样数感也在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两者相互影响,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游戏竞赛方式,为数学课堂增加了更为紧张刺激的氛围,全新的教学体验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学生们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取更多快乐。让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感对于学生理解算式和计算技巧有着重要影响。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小学生的数感培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字规律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力。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复杂的数理关系,借由具象化的实物潜移默化的提升小学生的数感水平,进而帮助其理解计算规律,创新计算技巧,提升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危雄.浅谈小学计算教学中数感的培养[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2):92.
[2]高梦琳.浅析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J].商,2015(51):268.  





一是这个举例不一定说非要举例为高段数学里面的分数或者小数,举例显得有些牵强,也可以用整数作为例子 ,二是这个策略只有两条,太单薄了,这个策略可以加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多开展活动课 促进数感的提升 ,也可以在简便计算中促进数感的提升 ,反过来用数感的提升来促进计算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